按照經濟學家們的說法,中國的經濟數據不可信,但是經濟學家們現在遇到了新的難題——中國沒有了經濟數據。
5月22日,中國表示,將不會為今年的經濟確定增長目標。
這真是前所未有的情況,因為中國政府自1990年開始每年都會公布經濟增長目標。

放棄經濟增長目標是承認新冠疫情過後中國經濟復甦困難重重。
雖然最近的數據顯示中國正在從經濟放緩中走出來,但是復甦之路並不平坦。
好消息
自從新冠疫情爆發以來,中國工廠重新開始了生產。
4月份的工業產量增長3.9%,超過預期水平,也比今年頭兩個月大規模封城隔離措施實施後的跌幅13.5%有了顯著的不同。
另外還有一系列的其他數據都出人意料地好,符合經濟學家預測的V型反彈,也就是經濟開始時突然大幅下跌,緊接著迅速恢復上升。

根據投資銀行摩根大通的統計數據,中國六大發電站的煤炭消耗量在五一黃金周假期之後迅速飆升至歷史同期水平。現在的消耗量比歷史平均水平還高出1.5%,顯示對電力的需求已經回復到正常水平。
中國封城之後出現的沒有污染的天空,隨著經濟活動的增加也消失了。
中國空氣污染在工業排放的推動下,最近也超過了去年同期,這是自新冠疫情開始以來的第一次。
所有這些跡象都顯示,中國正在慢慢回到正軌。
但是這並不是通常意義上的正軌,這顯示世界其他地方讓各自的經濟恢復起來所面臨的困難有多大。
最近的零售業銷售數字顯示,讓人們去商店採購極為困難。今年4月,零售額下跌了7.5%,雖然比3月要好,但是距離經濟恢復正常運轉所需要的零售額數字還有相當的距離。很多中國人仍在擔心會出現二次感染高峰,他們不像從前那樣願意消費。
難怪中國現在放棄了今年的經濟增長目標——中國政府知道要預測本次疫情的深度和廣度非常困難。
失業率上升
跟所有這些結合起來的另一個因素,是極為重要的失業率。目前中國官方公布的4月失業率為6%,比3月略高。這已經接近歷史最高水平。
不過很多經濟學家認為,中國的真實失業率應該更加嚴重。
總部設在倫敦的智庫資本經濟學(Capital Economics)認為,鑒於中國大約五分之一的農民工仍然沒有返回城市復工, 「真實的失業率水平很可能是官方數字的一倍」。
即便是中國共產黨的喉舌《環球時報》,也一改慣常對中國經濟鼓勁加油的啦啦隊風格,指出就業市場前景多麼慘淡。
該報說,今年隨著小型企業的裁員, 「中國私營經濟領域從業人員的工資幾乎不可能達到他們在2019年的收入水平。」
而且,這種局面好轉之前情況還會進一步惡化。
北京大學的林毅夫教授引述清華大學今年3月的一次調查數據寫道:未來3個月大約85%的私營企業都將很難生存。
他說:企業破產將導致失業率繼續增加。
很多中國人受僱於國有企業,中國的經濟體系與美國相比能更好地吸收各層次的失業人口。

中國老百姓有更多的積蓄,有更好的家庭後盾,很多農民工在家鄉還保留著土地可以用來解決基本生活需求,在最壞的情況下甚至成為他們的寄托。 (相關報導: 中國經濟好不好,看這水果銷量就知道!消費者想吃就買的「櫻桃自由」隨疫情一去不返? | 更多文章 )
中國全球化智庫(Centre for China and Globalisation)的王輝耀告訴記者說, 「你會看到一個大的轉變就是農民工回到自己的村莊,在那裏他們都有塊自己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