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知道的是:在2020年三月市場崩盤之際,『持有ETF將造成市場泡沫』此類聲音不斷出現。不過根據調查顯示,ETF的交易多是在次級市場完成,且其交易額佔整體市場低,故對整體股市的影響仍十分微小,投資人不必對被動式投資過度恐懼。」
近期 Investment Company Institute(ICI,美國投資公司協會),發表了一年一度美國資產管理業者的統計數據報告,ICI是美國眾多投資公司所成立的協會機構,成立於1940年,定期會發表關於共同基金、ETF或封閉式基金的發展狀況,讓機構法人與一般投資人瞭解整體市場的發展趨勢。
美國為全世界ETF最主要的市場
2019 年底,全世界 ETF 總資產規模為 6.3 兆美元,其中以美國為最主要的市場,美國有將近約 4.4 兆美元的 ETF 管理資產,共 2,096 檔 ETF 在美國交易所交易。

主動式基金的資金持續流至被動式基金
美國目前共同基金之總管理資產約22兆美元,其中主動式管理的基金 (涵蓋共同基金與 ETF)佔60%的資產規模,反觀被動式ETF與被動式指數型基金僅佔40%。

也就是說:目前美國市場,大多數資產仍是被主動管理的!
有趣的事是,即使主動式基金目前仍為市場的主要霸主,但過去十年,主動式股票基金不斷呈現資金淨流出的狀態,尤其從2015年開始,資金流出的現象更加明顯,另一方面,被動式股票基金不斷呈現資金淨流入,不論是ETF或是指數型基金皆相同。
其可能的原因為:反映主動式基金費用高昂的問題,投資人漸漸瞭解投資成本是報酬的關鍵。另外,美國機器人理財的蓬勃發展,也讓ETF等被動式投資的方式逐漸興起。

即使被動式基金與ETF的資金淨流量不斷增加,圖二談到,目前美國共同基金市場有60%的資產是由主動式管理,因此,被動式投資商品的整體交易總額,對於美國整體股市交易總值來說更是微不足道。
圖四可以瞭解,不論主動式的基金或是被動式的ETF,其佔整體美國股市交易額的比重各別只有15%,整個股票市場有高達 70%的資產是由其他投資人所持有,例如:退休基金、避險基金、保險公司、銀行金融機構,或是散戶投資人,這些多數人為主動型操作者。

而且這裡呈現的是美國市場的狀況,一開始有提到 ETF 主要市場與成長都在美國,且根據數據顯示,過去十年,流入指數型基金的資金,有42%流入美國股市、27%流入國際股市,只有小部份進入債券資產與另類資產的指數型基金。 (相關報導: 新冠肺炎風暴》市場動盪,唯有「這個」資產通過壓力測試? | 更多文章 )
因此,在 ETF 成長速度與市場最大的美國,指數型基金都不是市場主力,在其他市場與資產類別,指數型基金更是難以影響或加強整體市場的漲跌波動。
八成以上EFT在次級市場交易 不影響持有標的的實質買賣
在三月份市場熊市崩盤之際,許多人高喊「指數投資過熱」、「ETF 讓市場波動加劇,產生助漲助跌效果」或「大家瘋狂持有 ETF,將造成市場泡沫!」,這些言論純粹是根據自己想像,或是主動式基金業者擔憂未來產業發展,而對指數化投資產生的批評與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