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與印度在邊界展開軍事對峙已經超過20天,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耿爽3日表示,印度軍隊越界的「錫金段」(Sikkim)是沒有主權爭議的「已定界」,批評印度違背了1890年《中英會議藏印條約》,也違反聯合國憲章和國際法,「性質非常嚴重」。印度則堅稱,是中國意圖改變中國與不丹爭議邊界的現狀,雙方互不相讓,衝突持續升高。
6月中旬以來,中印兩軍在西藏南部的「洞朗地區」持續對峙,印度外交部聲明,洞朗地區屬於不丹王國,印度與不丹有軍事協定,中方日前藉口在當地修築道路意圖「改變現狀」,印度才會派出軍隊阻止;中國則稱,建築工人是在中國境內施工,是印軍越線阻撓,雙方各執一詞。
中共解放軍6月1日要求印度軍方移除於2012年設在洞塱地區的兩座地下掩體,此處接近印度、不丹和西藏的三角會合處春丕河谷(Chumbi Valley)。由於印度軍隊拒絕,6月6日解放軍疑似派出推土機摧毀這兩座地下掩體,雙方衝突加劇,各自派出部隊增援。
這也是1962年中印戰爭以來,兩國對峙時間最長的一次,火藥味十足。
中國外交部目前強力要求印度撤軍,但消息人士透露,印度還在以「非戰鬥模式」、「士兵槍口朝下」模式增援更多部隊。印度國防部長賈伊特利(Arun Jaitley)30日也回應,「印度已非1962年的印度」。
賈伊特利說,不丹對洞朗地區擁有主權,而根據印度和不丹於2007年的友好協定,印度向不丹提供邊界安全保障,所以印度有權出兵。印度陸軍參謀總長拉瓦特也聲稱,印度已凖備好「2.5線戰爭」,包含對抗中國與巴基斯坦。
中國解放軍發言人吳謙則回嗆,解放軍已在印度邊境附近的西藏地區,派出35噸輕型坦克進行戰鬥演練。
錫金、印度、中國
錫金段洞朗地區位處中國、不丹、印占錫金的三國交匯處,印度稱為多克拉(Doka La),不丹稱都克蘭(Dokalam)。錫金段路徑狹長、地勢高,可以控制印度繞過孟加拉通往東北7省的戰略通道西利古里(Siliguri)走廊,有「印度的雞脖」(the Chicken Neck)之稱。中共軍隊在此修路引起印度關切。
錫金原為獨立的世襲君主國錫金王國,19世紀初與印度一同淪為英國殖民地;1975年錫金王國舉辦公投,正式成為印度一邦,國王流亡海外;2003年,印度承認西藏屬於中國,中國也承認錫金屬於印度,此後再沒有國家承認錫金王室。目前錫金地區人口約60萬,多為信奉藏傳佛教的尼泊爾族人。
耿爽表示,中印邊界錫金段已由1890年「中英會議藏印條約」劃定,1959年印度第一位總理尼赫魯(Jawaharlal Nehru)就已承認中印錫金段邊界為已定界,如今印方做法無疑是「對印度政府一貫立場的違背」。
但印度外交部聲明稱,中印雙方「只有一致同意了錫金段邊界走向,進一步談判還是將由特別談判代表完成。」目前兩國聲明都只停留在外交和國防層級,雙方國家領袖都未出面發表聲明。
China once again urges India to immediately withdraw its border guards that have crossed the boundary: FM https://t.co/CbhnEkhDKj pic.twitter.com/Uzvjj00xqD
— People's Daily,China (@PDChina) July 3, 2017
中印關係
中國與印度邊界長達3500公里,多年來一直存在主權爭議,1962年還爆發中印戰爭,冷戰結束後中印關係雖然正常發展,但邊境爭議一直無法解決。加上中國與巴基斯坦交好等因素,中印關係一直稱不上熱絡,印度總理莫迪也沒有參加上個月中國舉辦的「一帶一路高峰會」。
中印對峙發生後,陸續傳出中國禁止印度香客前往西藏朝聖的消息,一度引發信徒前往中國駐印度大使館憤怒抗議。中國稱目前已恢復正常通行。
中國駐印大使:印度撤軍是對話前提
中國駐印度大使羅照輝4日接受印度最大通訊社PTI專訪,羅照輝指出,印度說法有兩個問題,第一,依中國看法,中印邊界爭議區分為東、中、西三段,錫金段並不包含在內。印度否認錫金段已劃定等於否認歷史條約,讓兩國關係埋下更大的衝突種子。
第二,印度認為「洞朗屬於不丹」,但中國認為,中國與不丹的6、7處爭議邊界並不包含洞朗地區,印度也無權介入中不邊界談判,印方以不丹為藉口進入中國領土,不僅侵犯了中國主權,也是對不丹主權的挑戰。
羅照輝表示,中方立場非常明確,即要求印方無條件撤軍,在此前提下雙方才有可能開始對話。羅照輝也說,過去50多年來中印未在邊界發過一槍一彈,和平實屬不易,稱現在「球在印度手上」。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和印度總理莫迪都將在本周出席在德國漢堡舉行20國集團峰會。 (相關報導: 中印邊界緊張》不甩中國警告 印度「非戰鬥模式」增兵邊境 | 更多文章 )
中國外交部3日沒有提到兩位領導人是否將在峰會期間會晤,只表示習近平將在峰會期間舉行雙邊會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