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美強權爭霸下的「台灣」

解放軍094型核動力潛艦11月29日在台灣海峽上浮往北航行。(翻攝H I Sutton推特)

1949年8月5日「中美關係白皮書」發表,中華民國成為「棄子」, 1950年6月25日「韓戰爆發」,台灣地緣戰略地位的重要性舉足輕重,瞬間中華民國遂成為「棋子」,起始的冷戰期間到中美關係的暖化與建交,直到2020年以來中美關係的全面對抗圍堵,「棄子」與「棋子」的宿命角色是中華民國台灣在美國國家利益中的轉換器,台灣的生存發展依附在美國國家利益之下,由不得自己更無喙置啄。

中美博弈下的世界形勢詭譎多變,面對中國國力日益強大,兩岸間波濤洶湧危機四伏,島內假民主之名行專制集權跋扈之實,媒體獨斷蒙蔽,百姓籠罩小確幸不知凶險,眼見朝野只爭朝夕沒有未來生存藍圖,檯面上的政壇領袖難孚眾望,實不難想像台灣已邁向頹廢衰敗之勢,何豈是憂心忡忡而己。

中美兩國在2021年3月19日安克拉志Anchorage 會談別後,雙方在世界的大戰略下已經明顯看出戰略部署態勢,美方欲在亞太地區與東盟和中亞地緣上圍堵中國,在經濟談判下或制裁或擱置來掣肘中國的經貿科技發展,外交上批判新疆種族滅絕醜化中國,兩岸問題上藉由拉幫結派演訓來突顯中國的窮兵黷武,也企圖分化瓦解東盟的經濟締約,在非洲也試著減低中國存在的影響力,因爲獨攬擅長國際媒體的操作,明顯看得出美方掌握了戰略主動,醜化污名中國自有相當的影響,使得中國承受相當大的壓力,態勢上明顯處於被動。

但美國前總統特朗普以美國優先傲人姿態破壞國際秩序,降低國際間對其的尊重信任,繼而現任總統拜登以美國回來了欲圖重整領袖實力,確是誠信不足,雪上加霜2021年8月30日美國在阿富汗的倉惶撤軍更是顏面掃地,定於一尊的地位已經鬆動,而經濟上不斷印鈔票挽救停滯洪池的經濟面向,讓全世界買單自私行為,似已顯露美國國力衰退窘境,20年來的反恐及中東的伊拉克阿富汗戰爭拖跨了美國經濟發展的動力,相對地中國以逸待勞順勢而起難以撼動,美國在AUKUS 的軍事結盟將盎格魯—撒克遜自家民族兄弟組合起來,無疑的是告訴世人還是自家兄弟保險值得信賴,也就不難嗅出到了山窮水盡不得不的難處。

中國傲人經濟發展令世人刮目相看,國力躍進速度相當驚人,軍事發展武器裝備更新或提昇自是必然的節奏,緣於國營企業基礎產能過剩,2013年倡議ㄧ帶一路經濟策略,以及在南海的南沙群島七個島礁填海造地構築軍事設施,躇然引發國際間的注意,經由猜疑或主權爭議或地緣戰略威脅等因素,中國瞬間成為國際公敵,所有爭議指向中國,不諱言的說,中國的媒體或公關確實差勁,雖不斷強調大國和平崛起,但文宣的說服力不足,幾近令所有爭議國產生訾議,讓有心人士或國家見縫插針無限上綱,二戰後美國久居世界獨霸自然看不下去,更無法容忍「殖民地國的崛起與取代」,不管是內心民族優越感或是威脅強權主導地位,都無法接受這殘酷事實,頓時無暇顧及自詡民主謙和翩翩有禮風範,赤裸裸地演足了「政權保衛戰」。 (相關報導: 周永秦觀點:華府走向戰略模糊中的清晰而非戰略清晰 更多文章

(美軍印太司令部)
(美軍印太司令部)

台灣的兩岸問題是中國重中之重的歷史使命,台灣回歸中國可以「緩」可以「等」但不能永無止盡的「拖」下去,不難發現這是中國領導班子的共識,但是台灣這枚「棋子」對美國來說太好用了,因為台灣是中國肋骨最脆弱的一環,所以美國在模糊的一中原則下不斷遊走邊陲地帶藉以觸怒挑釁坐實中國威脅論的污名,更希望削弱或停滯中國國力的發展,以置身度外掀起軍事武力相向場景,再次歸位世界霸權盟主的企圖,台灣這枚「棋子」太好用了可以為所欲爲,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痛快,司馬昭之心人人皆知,唯獨台灣執政當局高舉「抗中保台」全國上下稱讚叫好,台灣不是瘋了就是失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