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22)日宣布本土確診2例,境外移入6例,總共8例確診,確診人數中,基隆市有2例。
指揮中心已宣布第13輪疫苗,將開放已接種AZ疫苗的民眾混打BNT疫苗,希望盡快提升國內2劑疫苗覆蓋率。如今國外多開放混打,但其副作用仍是許多民眾擔心的問題,對此英國牛津大學做了研究,證實AZ混打BNT保護力確實較高,但出現發燒、冷顫、肌肉痠痛等副作用的機率也較高,不過多屬輕度的副作用,較無嚴重的不良反應。
根據BBC報導,英國牛津大學在今年2月啟動了AZ+BNT疫苗的混打研究,其找來830名50歲以上的受試者,分為4組疫苗組合做試驗,包括AZ+AZ、AZ+BNT、BNT+BNT、BNT+AZ,並在今年5月公布了初步的研究數據。
根據統計結果,混打不同疫苗的受測者,整體而言比接種2劑相同疫苗的受測者,更可能發生輕度副作用。就出現發燒副作用的機率來看,施打2劑AZ為10%、2劑BNT為21%、先打AZ再打BNT為34%、而先打BNT再打AZ則為41%。
另外,就出現疲勞以及頭痛副作用的機率來看,近80%先打AZ再打BNT的受測者,會容易感到疲勞疲倦,反觀施打2劑AZ以及2劑BNT的受測者,皆低於60% ; 而不管是先打AZ再打BNT、還是先打BNT再打AZ,都有最高的機率產生頭痛副作用。
不過即便混打AZ和BNT疫苗的副作用機率比較高,但研究也證實,施打AZ再打BNT疫苗後,所形成的抗體濃度,是施打2劑AZ疫苗的9倍。且出現的副作用,也大多是輕度的症狀、較無嚴重的不良反應;精神科醫師沈政男也在個人臉書上表示,施打AZ再打BNT對於Delta變種的保護力可達將近7成,因此仍是民眾可以考慮的選擇。
資料來源:《BBC》
看更多【新冠肺炎疫情】最新報導:https://bit.ly/3aAQ9d6
責任編輯/林俐 (相關報導: 好消息!AZ、BNT混打最快時間點曝光,陳時中:將全年齡開放 | 更多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