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20峰會四大看點:俄烏同台、習拜會面、疫情終章、經濟危機

(德國之聲)

過去三年沒法出去旅行?對總統、總理、主席、首相和國王們來說,也差不多。疫情中國際會議紛紛改為線上舉行,似乎還省了很多繁複的外交禮節。

然而今年不太一樣,全球20個經濟影響力最大國家的領導人們,決定親身趕赴印度尼西亞的峇里島,參加2022年G20峰會。

背後的原因或許是,2022年太特別了——

#疫情消退,大部分國家逐步放開,甚至嚴格實施「清零」政策的中國,也在過去一個月密集接待外國首腦到訪;

#年初一場俄烏戰爭,讓西方與俄羅斯的對立程度達到冷戰後的最高點,甚至公開討論使用「核武」的可能性;

#中美關係因為台灣問題,雪上加霜,兩國元首都將出席G20,他們是否會坐下來一對一會談;

#當然,經濟是共同難題,通脹高居不下,全球央行加息不止,經濟學家預測一輪長達數年的衰退近在眼前。

任何一個問題放在以前,都是大事件,當它們疊加在一起,任誰都會焦頭爛額,可能更需要全球政治領袖們坐在圓桌前申明立場、達成妥協,拿出方案。

特別之年舉行的特別峰會,都有哪些看點?BBC中文為你逐一梳理。

20國領袖共處一室:標誌著新冠疫情結束?

G20成員國

G20全稱為「Group of Twenty」,意思是「二十國集團」。G20是世界上經濟規模最大、增長最快的國家領導人召開的年度會議,其成員國GDP總量佔世界GDP的85%,人口佔全球總人口三分之二。

G20峰會沒有固定的工作人員。每年12月,G20都會選出輪值主席國,負責舉辦下屆峰會以及明年的一些部長級會議。

2022年的峰會由印尼擔任輪值主席國,於11月15日和16日在峇里島舉行。

上一次20國領導人齊聚一堂,還是2019年6月日本大阪,當時中美貿易戰如火如荼,習近平和特朗普的會面備受矚目。當時的主席國領導人為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他在今年7月遇刺身亡。

2020年,疫情來襲後,在沙烏地阿拉伯舉行的峰會,首次完全採取網路會議的形式,號召全球公平地獲得新冠疫苗。

2021年,不少歐美國家已經逐步放開限制。在義大利羅馬舉辦的峰會上,唯獨缺席習近平和普京。當時G20聚焦的是全球變暖問題,但最終協議未作出具體承諾,令外界失望。

2022年,全球幾乎都在把防疫限制拋諸腦後,中國還在實施嚴格的清零政策,雖然降低了死亡數,但也引起民眾的抱怨和反對。

因此,外界期待,如果全球主要國家領導人同框拍照,如疫情前一樣行事,是否標誌著這場全球大流行正式結束?

此外,值得關注的細節有:習近平會不會戴口罩?峰會前後中國會不會宣佈新的放鬆防疫的限制?

普京、哲連斯基都會去:各國領袖如何互動?

Vladimir Putin and Xi Jinping shaking hands
在俄羅斯和中國各自與世界交惡之際,兩國領導人許諾中俄關係「上不封頂」。

距離峰會開幕還有幾天時間,俄羅斯總統普京和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是否會出席峰會依然成謎?

兩個交戰國的元首共處一室,會發生什麼?這樣戲劇性的場面,在當代外交領域並不多見。

俄羅斯是G20的成員國之一,普京理應出席峰會。 (相關報導: 共和黨「紅潮」只聞樓梯響 拜登談期中選舉:這是民主的好日子,也是美國的好日子 更多文章

但在2月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在G20內部出現分歧:美國和西方盟國制裁俄羅斯,支持烏克蘭,而中國與印度不願譴責俄羅斯,不參與制裁行動,還大規模進口俄羅斯能源;美國和西方國家不希望普京參加11月在印尼舉行的峰會,而中國則表示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