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曖昧卻不肯交往!心理師揭「承諾恐懼症」5大特徵,有這種伴侶小心青春被浪費

若對愛情、友情等關係做出長久穩定的承諾感到害怕,那很有可能就是「承諾恐懼症」。(示意圖/取自pakutaso)

談到長久關係與付出承諾就讓你感到焦慮嗎?就算遇到很喜歡的人,但還是無法就此定下來嗎?

如果你對於關係做出長久穩定的承諾感到害怕,那就很有可能是承諾恐懼症(Commitment Phobia)正在作祟。

承諾代表的願意承擔在關係中未來的變動與風險,的確會讓人感到害怕,但如果這種情形已經嚴重要影響你的人際交流,更多的是感情狀態,那就值得我們深入探討下去了。

什麼是承諾恐懼症(Commitment Phobia)?

承諾恐懼症包括多個向度的承諾恐懼,不僅僅是戀愛關係,它可能包括對深厚友誼的恐懼以及不願意長久致力於同一份工作與事業。

除了性格因素,其實文化潮流和科技發展也會影響著人們對愛情和工作的追求方式。現今社會有著太多機會、太多選擇,動動手指就可以選擇交談對象(例如:交友軟體、通訊軟體),同一時間太多資訊可以瀏覽,新聞看完可以看臉書,臉書看完(應該不可能)可以看PPT。科技創造大量的選擇,但這些選擇卻讓人感到不知所措,人們擁有的選擇越多,做出選擇的難度就會越大,這就是為什麼大家會站在大賣場的貨架前往往不知道要挑哪款洗髮精。

甚至讓那些傾向忠於關係的人也很難保持這種狀態,因為人開始對於停在某個階段感到不安,也促成了承諾恐懼症的發生。

說話習慣

有承諾恐懼症的人通常會在潛意識中「避免責任」,所以他們會過度使用「模稜兩可」的詞而不願說出「確定」的詞。他們可能會避免確立關係,說出「愛」,「你是我的女/男朋友」。在言談之中有很多的「可能」,「也許」等模糊的形容詞。

因為當他們意識到需要確立某些約定與承諾時,就會帶來心理壓力,所以言談之中就會下意識的避免掉。

不願制定計劃

讓有承諾恐懼症的人去制定計劃是很困難的,尤其是與他人有關的計畫,而且這些計劃越遠就越難。所以可能就會變成他們的對象去追問他「下週末一起去看電影?」、「兩個月後的連假一起去台南玩?」但這些問句就會引發他們的焦慮,得到的回覆也只會是「可能可以」、「我再跟你說」……。

預期關係失敗,也無法思考關係的未來

有承諾恐懼症的人通常都會預設他們的關係不會走得長久,可能是過往的經驗讓他們有這些預期,但這些預期又會反過來影響他們現存的關係品質。

因為感覺關係不會長久,所以投入的深度與狀態就會有所保留,而對方感受到保留,就也會隨之想確認關係或是跟著抽身,這些都會讓有承諾恐懼症的人再度驗證自己的預期,「看吧,我真的沒辦法跟人建立長久穩定的關係。」

短而淺的交友風格

如果你開始懷疑身邊的人擁有承諾恐懼症,那可以透過他的交友狀態觀察,如果他的交友狀況是傾向於短淺的交往,沒有幾個人了解他真實的狀態,那這就會是一個指標,很有可能他也會跟你發展這樣的關係。

在人際關係中害怕被困住或是渴望新鮮感

當你與他們提及「關係」時,他們是否有表現出對於人際關係的過度失望,認為關係總會有結束的一天?或是在關係中他覺得自己被束縛,好像你們的關係成為他的枷鎖而不是避風港。 (相關報導: 還相信一見鍾情的神話?用心理師的15道題目,測出你對愛情有多不切實際 更多文章

對於關係中的新鮮感對他們來說也十分重要,如果在關係中失去新鮮感,就會讓他卻步,想要找尋下一段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