蛤蜊冷凍保存營養價值多8倍!學會日本專家這些料理鐵則,身體不再隱性營養失調!

正確的料理訣竅讓食材營養滿分,一起成為聰明飲食家。(示意圖非本人/翻攝自youtube)

明明天天三餐都吃的正常,飲食也都均衡,但身體還是很疲倦、容易生病,這是現代人常出現的健康狀況,叫做「隱性營養失調」,儘管均衡飲食也可能造成無法預期的營養流失,同樣都是吃,如果無法完整攝取營養就是損失!

你知道,蔬菜的營養素和過去相比已大幅遞減,為了讓農作物大量生產,過度的種植造成土壤裡的礦物質流失,因此使得蔬果的農作中所含的維生素、鐵質等營養成分也跟著減少。

舉例來說,過去可能只需要一根胡蘿蔔就能攝取足夠的維生素A,但現在必須要吃非常多根才能足夠。

成為毫不浪費的「聰明飲食家」

攝取營養最簡單的方式是透過飲食,你知道嗎?不同的切法會改變營養量,僅靠保存的場所和烹理的方式也能讓食物的營養提升最多8倍。

現今,食材的營養價值不斷減少,若繼續用一些錯誤方式料理,不僅持續營養失調,還可能影響壽命,要成為「聰明飲食家」以下幾點你必須學會!

根據由東京慈惠會醫科大學附屬病院營養部監修《營養不流失的食材調理祕訣》一書,我們整理幾個方法:

一、不損失營養的切菜秘訣

食材所含有的營養素,會因為不同切法而產生變化,有些蔬果中因含有維生素C,為避免其接觸空氣而氧化,因避免切得太細小,但含有大蒜素的食材,若不切成細小狀,無法發揮其作用,因此了解食材所含營養素的特性,改變切法,絕對能讓飲食生活更超值!

洋蔥-切成細碎狀能幫助血液淨化

(圖/stevepb@pixabay)
(圖/stevepb@pixabay)

洋蔥的辛辣味來源是一種硫化合物(二烯丙基二硫),當硫化合物與空氣接觸,就會轉化成能夠抑制膽固醇、促進代謝、淨化血液的「大蒜素」,因此洋蔥切的愈細碎愈有效,並且當切成細碎狀後再靜置10分鐘左右,更能幫助大蒜素的活化,切記勿用水沖洗,不僅大蒜素連重要的水溶性維生素也會一起流失!

蒜頭-磨成泥狀能獲得最高營養

(圖/David Hsu@flickr)
(圖/David Hsu@flickr)

為了保護植物,大蒜在細胞被破壞時會散發出強烈的氣味,而這個氣味正是大蒜素,其具有強烈的殺菌效果,只要切成細碎或磨成泥狀便能活化發揮作用,在磨成泥狀後靜置10分鐘,會發揮出最佳的殺菌效果和香氣,但若超過10分鐘後大蒜素的效果便會急遽下降,因此磨成泥狀後,盡快烹調是最佳方法。

青椒-加熱後縱切可以降低苦味

(圖/Brett_Hondow@pixabay)
(圖/Brett_Hondow@pixabay)

青椒的細胞呈現縱向排列,因此縱切最不破壞細胞且能保留「苦味」,而青椒有苦味是由於多酚槲皮苷和吡嗪,具有排毒素和預防高血壓的作用,若不喜歡青椒苦味,可先將青椒放入微波爐中加熱再縱切,避免破壞原本的營養素。

二、維生素不流失的加熱法則

維生素等營養只能從食物中攝取,但維生素加熱後,會流失或保留是由「水溶性」或「脂溶性」來決定,脂溶性維生素A、D、E、K較耐熱,所以加熱也可以,但水溶性維生素B、C不耐熱,且可能在水煮過程中溶於水中而使營養流失,要多加注意以防損失食物的營養價值! (相關報導: 鑄鐵鍋好看難照顧?料理專家:它不是不沾鍋啊!掌握這10點就能改變鍋的一生 更多文章

長蔥-煎過後增加抗老化效果

(圖/szjeno09190@pixabay)
(圖/szjeno09190@pixabay)

長蔥的白色部分含有豐富的「大蒜素」具有絕佳的殺菌效果,綠色部分則富含「β-胡蘿蔔素、果聚糖」可以預防感冒,其屬於加熱後才能發揮本領,抗氧化力可提升2.5倍,用小火慢煎約10分鐘,帶表面微焦後即可,為了美容和健康,請務必試著在平常的料理中加入煎長蔥一起享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