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 專屬文章 小水力要當再生能源三哥 有缺錢、缺地兩關要過

風傳媒會員每月可免費閱覽3篇VIP文章 已是會員? 立即登入
農業用溝渠、自來水輸送幹線與電廠排放的尾水都可以做為小水力發電。圖為蘭陽發電廠尾水。(李佳穎攝)

台灣是一個多山多雨的島嶼,水力發電業者看重這點,在太陽光電與離岸風電之外另闢蹊徑要投入水力發電作為第3大再生能源,減少碳排放、增加發電量,一滴水如何發揮作用?盤點潛力場址、放寬施作場域、簡化行政程序、降低財政負擔、考量生態衝擊……,政府還有這些事要做。

時序進入秋冬,鋒面與東北季風帶來的降雨令人感到厭煩,卻紓緩了台灣今年夏季零颱風所造成的水情壓力,讓一度在7、8月走低的水力發電量再度成長。至今年9月底,作為再生能源的慣常水力已經發了近47億度電,可供全台10%家庭日常使用。

-本文未完,本篇為風傳媒VIP文章-
加入風傳媒會員每月可免費閱讀3篇VIP文章
免費體驗一個月! VIP訂閱內容無限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