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經緯觀點:讓你一次徹底明白228真相

二二八平反與轉型正義特展(盧逸峰攝)

二二八事件

1947年2月27日晚,專賣局查緝員傅學通、葉得根、盛鐵夫、鍾延洲、趙子健、劉超群6人同4名警察,在台北南京西路查獲女私販林江邁的貨物時,林婦緊抱著查緝員不放,葉得根以手槍柄敲擊林婦頭部流血,引發圍觀民眾不滿與圍攻。被路人抱住的查緝員傅學通,逃到永樂町情急之下開槍示警,擊中圍觀市民陳文溪(次日身亡),逃至永樂町派出所,再轉往中山堂旁的警察總局。激憤的群眾六、七百人包圍警察總局,要求警方懲兇。隔天2月28日上午民眾沿街打鑼通告罷市,衝入專賣局台北分局,毆打專賣局職員,打死2人、毆傷4人,搗毀辦公器具及玻璃,焚毀菸、酒、火柴、汽車等物。繼而衝入專賣局長住家搗毀器物,專賣局南門工廠亦被搗毀。數千名群眾敲鑼打鼓,前往行政長官公署請願,在公署廣場前,遭衛兵射擊造成多人死傷。民眾四處搜尋外省人加以毆打,本町正華旅社與虎標永安堂遭到民眾搗毀,台北市陷入混亂,學校停課、機關人員逃走,群眾佔領台灣廣播電台向全台灣廣播。次日起,事件蔓延全台灣。

先從二二八死亡人數談起

228基金會稱228事件為大屠殺,死了18,000-28,000人,所根據的理由是1992年2月行政院研究「228事件」小組在「附錄五:陳寬政〈「228事件」死亡人數的人口學推計〉」。

然而228基金會辦理賠償,依據死亡申請的有684件、失蹤有178件。而且這862件中,有10件死亡及4件失踪案,賠償用最低基數辦理,而非按照其它所有死亡及失踪案用最高600萬賠償。

賠償案例表。(張經緯提供)
賠償案例表。(張經緯提供)

另外流傳很廣的228死亡人數估計來自財團法人台灣大地文教基金會,在它的網頁裡面說:

內政部人口統計,1947、1948、1949年的實際死亡人數分別為114,192、95,340、93,449人,故1947年的實際死亡人數比1948年多了18,852人,加上3%的正負誤差值,約介於18,285~19,418人之間。換言之,發生228事件的1947這一年,死亡人數比1948年憑空多出了18,852人,或介於18,285~19,418人之間。這些人數應該就是228事件、三月清鄉、及當年之內被屠殺的人數總合。

此外228基金會提供給自由時報的228槍口下的父子情一文裡面提到:

1947年3月6日高雄要塞司令彭孟緝下令300百多名武裝士兵驅軍車下山,前往高雄市政府、高雄火車站鎮壓屠殺,死傷數百人,地面血跡達1公分高。…許國雄是市府廣場上34名被掃射民眾中的唯一生還者。

高雄市政府、火車站是所有228報導死傷最慘重的地方,根據現場人士許國雄的話,當時死了33人,只有他1人活著。 (相關報導: 風評:台灣的轉型正義 VS.北京的英烈千秋 更多文章

在中研院出版的「高雄市228相關人物訪問紀錄(上) 第232頁記載許國雄說:

現今最重要的事是要研究:當時到底死了多少人?根據省議員張溫鷹做民國35年、36年、37年的死亡統計,資料顯示:民國35年到36年間死亡人數,和36年至37年死亡人數相差了2萬人。照理說,35年至36年間既無地震、洪水、也無流行性傳染病,死亡人數不會與下一年度相差多達2萬人。因此這其中的緣故就很值得去推敲、研究,有關單位應該重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