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延丁專欄:聲聲入耳─竹塹真關我屁事!

古厝竹塹照。(寇延丁提供)

上期專欄文字《夜來風雨聲 故事知多少》,是動身環島以來第一次寫長文。上路剛剛一週,就自食其言。本來上路之前決定痛改前非這次環島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走腳下路,所以行囊裡根本就沒有電腦。但到恆春之後,竹塹的故事剛聽個開頭,就借用了洧齊的電腦,接下來幾天,得空就趴在電腦前面碼字,我要趁自己還在恆春期間完成初稿,以便收集資料校訂補充。

那幾天,總是一邊巴巴敲字,一邊抱怨,都是竹塹害了我,活活毀掉一段逍遙行。竹塹的故事不僅毀了住在恆春的日子,還連帶此後的行程。已經請朋友從臺北帶來了我的電腦,不堪重負的行囊裡又增加了一份負擔,逍遙行已經變成了工作行。寫完與竹塹有關的那則文字後離開恆春走到了台東,從台東最南端的阿朗壹古道向北走,一路向北。

西元1904年日本人繪製台灣堡圖,恆春古城北門外只有張家古厝一間房子﹝寇延丁提供﹞
西元1904年日本人繪製台灣堡圖,恆春古城北門外只有張家古厝一間房子﹝張洧齊提供﹞

竹塹關你屁事

向北向北,走個不停。愛極了我腳下的這條路,太平洋在我左邊,山在我的右邊,看不盡的山景海景,向北向北向。《夜來風雨聲 故事知多少》專欄刊出那天,我不停地停下來。走一會兒,就停下來,在路邊找地方,寫幾句話,轉發給某位朋友請求頂轉關注。

「拜託關注!」與恆春古城相距不過數百米,建於同期。如果主人在家,不僅可以聽到張家古厝的歷史,竹塹的歷史,也有機會聽台灣河洛人,客家人,原住民世代糾纏的歷史,見證觸摸這些歷史的留存。

一路風景大好,山景海景盡在眼前,一邊走一邉慶幸自己運氣好,居然誤打誤撞撞到竹塹。上網查竹塹,只知道新竹的名字是「竹塹城」,還聽到台灣有各種比賽被命名為「竹塹盃」,但這個語言不詳的竹塹到底是個什麼鬼,誰也不曉得......哈哈哈哈好幸運台灣只存的竹塹居然被我撞到。

走一走,又停下來,想到還可以發給另外的朋友,想到還要加上另外的話。

「來恆春旅行的朋友,不要錯過竹塹」,這段活著的歷史。現在不看,可能將來就沒得看了。張洧齊自稱釘子戶,雖然在台灣他不會變成錢雲會,但不確定能否保住竹塹。要看抓緊。

寫到這裡必須插播一小段名詞解釋:錢雲會。2010年12月25日被車輾死的浙江農民,抗拆釘子戶,高票當選的民選村長。雖然親屬和多位目擊證人指證謀殺,但最終被有關部門認定為偽證,錢雲會死於「交通事故」。

我就這麼走走停停,一路發各種資訊騷擾各種朋友,終於有人看不下去了,罵我多管閒事:「好好走你的路,竹塹關你屁事!」

「同樣承載著歷史,竹塹在我看來還是更加可貴的民間歷史,但馬上就要被拆掉了。不明白台灣人為什麼會這樣對待自己的歷史。」

朋友更加憤怒:「台灣的歷史,關你屁事!」

當然有關係喔,這會兒我正走在台東的卑南鄉,台東原住民、河洛人、客家人、外省人四分天下人數相當,其中河洛人八成來自恆春,走的就是卑南古道,我腳下的路。此時此刻我正走在這段歷史上呢......

此時此刻的我,寫這種文字,做這樣的努力,也是想要做一個對比,不只是看看這個台灣式抗拆的結局,在我看來,這也是台灣的歷史,正在進行時的歷史。

我已經被陷進去了。 (相關報導: 寇延丁專欄:夜來風雨聲 故事知多少 更多文章

正在施工中的重劃區空拍圖,照片中間上方可看見恆春古城北門到東門段城牆﹝寇延丁提供﹞
正在施工中的重劃區空拍圖,照片中間上方可看見恆春古城北門到東門段城牆﹝張洧齊提供﹞

剛聽張洧齊講竹塹是有些半信半疑的,與我之前認知差太多,需要查證。但剛一聽張洧齊講他自己的經歷,立即就喚醒了我的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