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把「存股」變「存骨」!散戶投資最容易犯錯的3件事,抄底大師一一破解賺回來

投資的路上該如何堅持到最後?抄底大師郭泰建議做好三件事。(圖/取自Money錢)

服膺價值投資、擅長「抱股」的投資達人「股海老牛」認為,拿參加馬拉松比賽來類比投資,再適合不過了,因為投資所面臨的真正考驗並非在剛起跑的第一哩路,而是如何堅持到最後一哩路;許多短線投機者想要抄捷徑,卻很容易在途中迷航,結果耗盡體力、心力,中途就畢業離場。

投資人要在預定時間跑完這場馬拉松,不是靠一時的爆發力,要靠信心、耐力與毅力,過程中要能克服各種人性的弱點,犯錯要比別人少,這就需要跟大師多學習,透過閱讀經典書籍,從各學派的投資哲學中,找到適合自己的投資心法。

巴菲特在19歲讀了「價值投資之父」葛拉漢(Benjamin Graham)的名著《智慧型投資人》(The Intelligent Investor)之後,決定去紐約拜葛拉漢為師。他在葛拉漢創辦的投資公司工作了2年,學到很多精髓,投資功力大增,並曾有感而發地說:「在大師門下學習幾個小時,遠遠勝過自己苦苦摸索10年!」

以下針對投資路上容易遇到的3個「絆腳石」,提供解決之道。

比快速投資賺錢更重要的是「做好理財規劃」,致富須從生活習慣開始培養。(圖 / 取自Pexels)
投資靠得不是爆發力,而是一場需要毅力的馬拉松。(示意圖 / 取自Pexels)

絆腳石1:想賺快錢,熱衷短線交易

解決方法:選擇價值投資 放長線釣大魚

巴菲特說:「在錯誤的道路上,奔跑也沒有用。」不論是跑馬拉松,或者是投資,這句話都很適用。要讓這場馬拉松投資之旅變得更輕鬆,除了要跑在正確的道路上,還要懂得避免過多的累贅,盡早丟掉不必要的包袱,也就是只做投資必要的事情,盡量避免一般常犯的錯誤,例如短線當沖交易、融資借錢買股票等。

阿福投入股市,前面18年都是看新聞做個股短線交易,2015年開始學習巴菲特的價值投資,從此不做短線交易,發現整個投資過程變得輕鬆許多。

短線交易的投資人只對當天或明天的股價感興趣,大玩當沖,想低買高賣賺價差,但這是「零和遊戲」,有人賺錢,就同時有人賠錢,贏家賺輸家的錢,但一般散戶很難成為贏家,偶爾短線交易賺錢只是運氣好,長期下來賺少賠多,還要繳交易手續費及證交稅

阿福為了健身跑馬拉松,並養成慢跑的習慣,從中體悟到自己必須摒棄股票短線交易,並透過閱讀大師投資經典著作,縮短學習價值投資的過程,幾年下來投資成果就大不同。

股市行情熱絡時,很多投資人會融資借錢買股票,以買進更多股數,希望能放大獲利,可是一旦行情不如預期,股價不漲反跌,損失也同樣會放大。

巴菲特說:「世上只有兩條投資法則,第一條是不要賠錢;第二條是不要忘記第一條。」他想強調的是,買股票之前要先想好如何不賠錢,而不是一味想要賺大錢,提醒人們在行情熱絡時,不要被沖昏頭,不要太貪心。

由於股票融資利率遠高於定存利率,使用融資的投資人多半是短線交易,這樣就很容易在市場波動升高、恐慌氣氛影響之下犯錯。在近期台股回檔過程中,就有不少融資戶被追繳(被證券商要求限時補保證金),若未及時補錢,就會被強制以市價賣出。 (相關報導: 如何用指數化投資做到財富自由提早退休?過來人曝8個錯誤經驗,別走同條冤枉路 更多文章

絆腳石2:妄想一夜致富,過度槓桿操作

解決方法:只用閒置資金投資 靠時間複利加乘

投資人若不融資買股票,或擴大財務槓桿,完全以自有閒置資金(預留日常生活所需資金)做投資,懂得在行情過於熱絡、股價過於昂貴時減碼,當股價持續向下修正時,壓力就不會那麼大,反而可以好好撿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