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 專屬文章 Omicron的妹妹入侵了 醫生推估Omicron退場時間點

Omicron在相關國家疾速累積的確定病例上升曲線,幾乎以90度垂直呈現,故又被許多專家稱之為「Omicron wall」。(示意圖,取自Unsplash)

台灣2022年1月3日出現首例Omicron本土病例,歷經短短23天,截至1月26日1月份本土病例已達376例,同期境外移入病例更飆破千例。所謂知己知彼,面對這個有點陌生,又有點可怕的敵人,國人還有什麼必須知道的事?請再次閱讀《新新聞》製作的懶人包。

年長且未接種疫苗致死率高

相較南非、英、美等國,國內出現Omicron的時間尚短,故觀察Omicron致死率,目前只能參考國外數據。根據英國今年1月16日最新發表的報告,過去1個月該國共有318萬人確診新冠肺炎、4739人死亡,致死率為0.15%。雖然期間推估主要流行株為Omicron,但不能完全排除可能仍有Delta的干擾;但同樣的,由於Omicron可能較多輕症甚至無症狀者被低估,一消一長,相關數字還是具參考價值。

值得注意的是,英國這份調查數據還依確診者的年齡,以及疫苗接種史分別觀察。其中大於等於60歲確診者致死率達1.059%(38萬5794人確診、4084人死亡)。而大於等於60歲且完全未接種疫苗確診者的致死率更高達6.85%(1萬2395人確診、849人死亡),是整體致死率的46倍。

20210126-SMG0034-N02-黃天如_02_英國過去4周Omicron粗估死亡率
 

前台大感染科主治醫師林氏璧強調,這份由英國衛生安全局(UKHSA)發表的調查證實,雖然相較Delta,Omicron確實較多輕症與無症狀感染,但絕對不是不會死人!不只是英國,日本自去年12月底開始,境內偵測到的新冠病毒株幾乎都是Omicron,而單單今年1月至今不到1個月,該國新冠死亡人數也已破百。

Omicron牆來得快去得快?

Omicron最早於去年11月在南非被偵測到,並以短短約1個月的時間,便擴散進而襲捲英、美等國。更甚者,其在相關國家疾速累積的確定病例上升曲線,幾乎以90度垂直呈現,故又被許多專家稱之為「Omicron wall」(Omicron牆)。

支持《新新聞》

打造獨立自主的優質媒體,需要您做後盾!

點此支持《新新聞》,與我們攜手檢視公共政策、監督政府,守護台灣民主自由進步價值。

只不過目前觀察,Omicron牆似乎來得快,去得也快。原因是Omicron可能一下子把能夠感染的人都感染完了,故南非、英國及美國的情況都是,Omicron在境內流行約1個月達到頂峰後,流行曲線似乎就開始下降。以美國衛生及公共服務部(HHS)1月22日的最新公布數據為例,當局就發現該國的新冠肺炎新確診住院人數已開始趨於穩定;尤其較早出現Omicron流行的美國東北部大城,新增確診入院人數已持續下降了至少1周。

較早出現Omicron流行的國家的「Omicron牆」多在一個月內達到疫情顛峰後下降,美國東北部大城新增確診入院人數已持續下降了至少1周。(姜冠宇醫師提供)
較早出現Omicron流行的國家的「Omicron牆」多在一個月內達到疫情顛峰後下降,美國東北部大城新增確診入院人數已持續下降了至少1周。(姜冠宇醫師提供)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內科主治醫師姜冠宇表示,參考上述各國情況,如果運氣夠好,台灣這一波因Omicron帶來的疫情,應該也可望於2月中旬以後慢慢過去。 (相關報導: 疫苗護照上路!歐洲爆抗議、日本叫停,為何台灣仍要推動? 更多文章

話雖如此,姜冠宇認為,前提是國內仍須持續提升第3劑追加劑(booster)的人口涵蓋率(截至1月24日,我第3劑追加劑人口涵蓋率為17.97%)。否則,姑且不論在Omicron之後,還有更新的變異株在蠢蠢欲動(例如Omicron亞型BA.2),僅接種2劑隨著時間拉長而衰退的保護力,也是必然存在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