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險該買定期還終身?他揭「業務不會說」1個重要觀念突破盲點,小資族選它就對了

如何規劃老年退休金是一大難題。(示意圖/取自Pakutaso)

臺灣的健保獨步全球,看病、住院很便宜,但你知道嗎?有鑒於健保費率提高、自費項目增加的趨勢,未來生病成本也將愈來愈高!擔心健保保障愈來愈陽春?趁著年輕規劃健康醫療險,基本醫療保障趕快買起來,以便老來享受更好的醫療品質!

人人有健保,還需要保醫療險嗎?

Q. 我們已經有全民健保了,還有需要投保醫療險嗎?

A. 我們有健保制度,在生病就醫時,只要付一、二百元的掛號費,就可以享受很好的醫療品質,相較於歐美等先進國家高昂的就醫成本,的確節省不少的醫療費用。

然而近年來,隨著健保虧損幅度的擴大,除了健保費率調漲已是勢在必行之外,萬一健保黑洞補不起來,更令人擔心的,可能是健保會不會愈變愈陽春?之後看病時,自付額度將會變多?大部分的項目都得要我們自費?此外,隨著醫療技術的日新月異,民眾想要享用高醫療品質的同時,勢必也得要負擔更高的醫療費用。比方說,新的手術治療方式達文西機械手臂、海扶刀(HIFU)超音波聚焦治療或是治療癌症的標靶藥物、醫師特別指定的藥物等,都不在目前健保給付的範圍之內。此外,大醫院健保病房通常一床難求,若選擇雙人房、單人房,病房差額每天在2000元~2萬元不等,這些都得自費。因此,不幸罹病之後,想要得到更好的醫療品質及照護,光靠健保給付一定不夠,必須自付龐大差額。

在這種趨勢之下,是不是也該為我們老來需要更多醫療資源時,未雨綢繆?而最實際也最有效益的做法,就是趁年輕的時候投保醫療險,可以在未來降低龐大醫療費負擔的可能性。

部分負擔:包括門診基本部分負擔、住院部分負擔、門診藥品部分負擔等。自付差額:健保局已有給付提供的材料,但患者自己想使用更好的材料時,就必須多付這中間的差額。

《全民健康保險法》第51條明定不給付項目:1.依其他法令應由各級政府負擔費用之醫療服務項目。2.預防接種及其他由各級政府負擔費用之醫療服務項目。3.藥癮治療、美容外科手術、非外傷治療性齒列矯正、預防性手術、人工協助生殖技術、變性手術。

4.成藥、醫師藥師藥劑生指示藥品。

5.指定醫師、特別護士及護理師。

6.血液。但因緊急傷病經醫師診斷認為必要之輸血,不在此限。7.人體試驗。8.日間住院。但精神病照護,不在此限。9.管灌飲食以外之膳食、病房費差額。10.病人交通、掛號、證明文件。11.義齒、義眼、眼鏡、助聽器、輪椅、拐杖及其他非具積極治療性之裝具。

12.其他由保險人擬訂,經健保會審議,報主管機關核定公告之診療服務及藥物。

貼心小提醒:

自健保開辦以來,民眾雖然獲得最基礎的醫療照顧,但是仍有必須「部分負擔」的項目,以及健保不給付的部分,比方說醫師指示用藥、病房費差額、較具積極治療性醫療行為所必須之材料等。如果能夠及早規劃醫療險,就能避免將來因為龐大的醫療費而拖垮了全家經濟!

Q. 那麼醫療險可以提供給我們那些保障?解決我們那些問題呢? (相關報導: 醫療險怎麼買》資深保險業務揭壽險業真相:終身險是有錢人在買的 更多文章

A. 人吃五穀雜糧,總是會有大大小小的病痛產生,而因為這些病痛所衍生出的醫療費用,或者是因為生病所導致不能工作沒有收入的風險,都希望可以將風險轉嫁出去。因此,醫療保險的目的就在於,可以補貼當被保險人「不健康」時所導致的損失—保險公司會因疾病、意外及其所導致殘廢或死亡給付保險金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