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奧運為什麼不取消?其實決定權不在日本手上

2020年日本東京奧運延期至2021年舉辦(AP)

Hi,《世界走走》今天來到即將舉辦奧運的日本東京,這場因COVID-19疫情而延期的國際體壇盛會,目前看來會如期登場,只是在疫情尚未緩和的情況下,日本政府被批評為何不取消舉辦,但其實這不是日本可決定的。

·國際奧會才有最終決定權

·不舉辦就會失去龐大收益

·日本單方面毀約會怎樣?

日本東京是目前唯一兩度取得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主辦權的亞洲城市,1964年的東京奧運象徵日本在二戰後重回國際舞台,而原本2020年7月要登場的東京奧運,則是展現全新、復興的日本,但在COVID-19疫情仍未緩和的情況下,日本為何不選擇取消延期至2021年7月舉行的奧運呢?

日本依照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IOC)規定,2011年提交申辦意向書,隔年IOC公布日本東京、土耳其伊斯坦堡、西班牙馬德里4座城市入圍,其中西班牙曾主辦1992年巴塞隆納奧運。2013年,東京在IOC的2輪投票中都勝出,拿下2020年奧運主辦權。

不過受到新冠疫情衝擊,日本與IOC於2020年3月24日達成協議,敲定東京奧運延期1年。而現在距離奧運開幕不到1個月,就連主辦國日本都未能控制疫情,不斷有要求取消奧運的聲音,可是日本政府是沒有聽到?還是充耳不聞?其實日本政府沒有最終決定權。

20211226-已成立127年的國際奧會(IOC)才有權決定要不要取消奧運(AP)
已成立127年的國際奧會(IOC)才有權決定要不要取消奧運(AP)

IOC迎接成立127周年

1894年成立的IOC在6月23日慶祝127歲生日,是夏季和冬季奧運的全權負責機構。自1896年舉行首屆奧運以來,目前總計3次夏季奧運和2次冬季奧運被取消,2020年東京奧運則是史上首次延期舉辦。日本首相菅義偉2021年4月直言,東京奧運會不會如期舉行,最終決定權不在他手上。

儘管菅義偉曾提議取消東京奧運,但IOC最資深的委員龐德(Dick Pound)5月向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表示,取消奧運「本來就不在討論範圍」;《華爾街日報》(WSJ)6月詢問IOC所得到的回覆是,東京奧運已在「交付營運」階段,「且明確顯示所有參賽者和日本大眾都會很安全」。

根據IOC和主辦城市簽訂的合約,只有IOC有權取消奧運,而合約第66款列出5個可取消奧運的理由,與當前情況最相關的是「合理相信參賽者的安全會受到嚴重威脅或危害」,但無人能確定疫情可當成取消奧運的合法理由,美國奧會前法務長班茲(Jeffrey Benz)指出,2020年IOC就注意到此問題。

龐大收益影響辦不辦

「大家從2020年就開始檢視合約,研判疫情能否成為不可抗力(force majeure)情況」,班茲告訴美國網媒《Quartz》,「許多人發現不能,且一就般法律來看,必須要有具體的事情表明無法履行合約」。美國史密斯學院運動經濟學家辛巴利斯特(Andrew Zimbalist)則認為,龐大的收益是最主要考量。 (相關報導: 居家防疫是種「特權」:那些無法WFH、被迫WAH、沒有家的人們 更多文章

20211226-日本人Susumu Kikutake設計反對舉行東京奧運地T-shirt(AP)
日本人Susumu Kikutake設計反對舉行東京奧運地T-shirt(AP)

辛巴利斯特向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表示,IOC有簽全球轉播、延長贊助等合約,「取消奧運會有保險理賠,但基本而言,會同時看待高達50億美元的收益,這是促使目前仍維持舉行奧運的主要因素」。直言取消奧運對IOC來說才是一大威脅,且日本為主辦奧運已投入350億美元,寫下史上新高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