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講15種語言的神人羅林斯 對BBC暢談「如何掌握多國語言」

(BBC中文網)

你是否一直期待能學習一種新語言或是溫故知新、重新撿起已經掌握的那門外語?

新冠期間許多人相對來講時間更多了,希望能學習一門新語言。

BBC Word of Mouth (《口口相傳》)節目主持人邁克爾・羅森(Michael Rosen)採訪了一位能講15種語言的亞歷克斯・羅林斯(Alex Rawlings),看看他是如何掌握多國語言的。或許也能為你的語言學習提供一些實用竅門。

 

一、切記—什麼時候開始學都不晚

一提起學語言,人們首先會想到年齡,認為最好從小開始。如果到了一定年齡就失去了流利掌握一門外語的能力,錯過了一個「關鍵窗口」等等。

最近的一項研究表明這一所謂關鍵窗口時期大約是在17歲左右。但是,該調查只是研究了參與者熟練掌握另一種語言語法的能力。

我們當中又有多少人可以說自己完全掌握了母語的語法呢?也就是說,年齡並非是取決於你能否學好一門外語的障礙,當然你可能會犯某些語法錯誤。

即使你外語說得不完美,母語人士也不會計較,反而比你大聲、很慢地對人家講英語要好。

二、學習語言本身也是學習一種技能

app

有人喜歡跟軟體學習語言。

雖然亞歷克斯會15種語言,但他告訴BBC這並不是因為他有什麼天生與人不同之處。

他表示,當聽到別人說他有語言「天賦」或是「天才」時會令他很不自在。他說,他從不這樣想,自己也並不是一開始就掌握如此多語言的,也要用許多年來學習,而且也很吃力。

因此,即使精通多國語言的大師們也仍在努力。亞歷克斯說,學習一門語言非常不容易,它會讓你意識到你不懂的有太多。

有些人確實比他人學習語言更容易些,但這不是因為只有某些人才具備這些能力,而是因為好奇心和努力的結果。

不僅如此,亞歷克斯解釋說,對全球數百萬人來說,懂多種語言也是他們生存所必須的。

比如,在非洲和南美洲一些地區,你必須要掌握多種語言。如果你生活在南非的約翰內斯堡,你需要掌握5種語言才能生存,因為人人都會講多種語言。

三、找到適合自己的起步方式

clocks

學語言是需要花時間的。

亞歷克斯喜歡學習生詞的過程,他覺得從一開始看到一個生字到最後成為自己所掌握的一個詞匯這一過程非常令人興奮。

他學習的方法是,先從一些簡單問候語和基本詞匯開始,然後習慣這種語言,多聽,熟悉它的聲音和韻律等。之後,再跟著書或課程學習。

亞歷克斯的竅門是給自己做一個大腦詞匯地圖,比如,如果他想去商店,就先在紙上寫出所有自己能想到的在商店環境中能用到的短語,然後再上網去查怎麼說,而且背誦下來。

這樣,去商店要用的詞就解決了。然後再根據語言環境需要重覆同一方法。

也有些人覺得語言應用軟體APP更好用。新冠禁足使網上免費語言學習APP多鄰國(Duolingo)的新用戶激增132%。

使用語言APP的好處還在於,學得好壞只有你自己知道,免得在課堂同學面前尷尬。

四、想辦法營造語言環境

學外語有許多方式,不一定非要在學校環境,只要找到適合你的就行。

(相關報導: 觀點投書:不到30歲多外語能力,年薪近150萬台幣的越南同事 更多文章

亞歷克斯表示,對他來說學習一門語言最成功的方法是根本就沒意識到你在學習,比如,其中之一的方式就是通過看你所學語言的影片和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