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 專屬文章 編制今非昔比!義務役重啟軍方先燒腦數學問題 「不願意性質」也成隱憂

風傳媒會員每月可免費閱覽3篇VIP文章 已是會員? 立即登入
兩岸軍事實力差距擴大,加上俄烏戰爭催化,國防部恢復1年制義務役似勢在必行,但屆時是否有足夠量能因應,將是軍方一大挑戰。圖為役男接受行軍訓練。(取自中華民國陸軍臉書)

近年兩岸軍事實力天秤朝對岸傾斜,教召制度改革聲四起,外界對僅當4個月兵的軍事訓練役多有抨擊。在決策開始形成之際,俄烏戰爭成為延長兵役役期催化劑,儘管政府仍在觀望,但在歷經初期否認,國防部已明確表示年底會有答案,更規劃調漲義務役月薪。恢復1年制義務役方向似漸明朗,但因員額、編制多有變動,國軍是否有足夠量能因應,恐會是另一場災難的開始?

從過去徵、募兵併行,後改為全募兵制,志願役成基層部隊主力,但軍方並不直接作出「全募兵」的解釋,加上《憲法》國民有兵役義務,僅需服役4個月的軍事訓練役應運而生。美其名是要讓役男在完成新兵訓練後,能以一個合格步槍兵的身分進入後備系統,但歷經是否下部隊(否則將缺乏實務經驗)等政策變化;加上役期過短(能拆成2次暑假完成)就算設法精實訓期,但輿論質疑聲浪從未止息。

-本文未完,本篇為風傳媒VIP文章-
加入風傳媒會員每月可免費閱讀3篇VIP文章
免費體驗一個月! VIP訂閱內容無限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