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業傳奇》有機、健康、行銷 製茶業創新「三箭頭」

李昌峻對茶園管理也有一套自己的想法,他認為整個茶園是一個生態鏈,過度除草反而會危及茶樹生長。(陳俐穎攝)

在食安問題頻傳的現代,有機、健康、衛生成為已經成為現代產業的普世價值,這股「有機旋風」也吹進了傳統的製茶產業。在盛產「台灣綠茶」碧螺春的三峽,這家茶園不但堅持有機種植,並透過品牌行銷、經驗傳承等不同於傳統茶行的行銷方式,誓言走出台灣茶產業的一條新路。

由於台灣地形獨特,氣候適宜,清領時期時,茶苗被約翰.杜德引入,而在清領後期時,茶葉成為最大的生產和出口品,也間接帶動了台灣北部的發展,而後由於高山茶興起產地逐漸南移。自此茶在台灣的產業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

谷芳茶園為全有機茶園,不同於傳統茶園,為了培養地力,種植的方式較鬆散。(陳俐穎攝)
茶在台灣的產業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谷芳茶園為全有機茶園,不同於傳統茶園,為了培養地力,種植的方式較鬆散。(陳俐穎攝)

台灣茶質精價低 必須走出削價競爭之路

由於近年來越南茶的進口,衝擊台灣的傳統茶產業,許多茶行叫苦連天,「台灣農業的量少、質精但卻價低,這是極不合理的事情。」谷芳茶行的老闆李昌峻認為,台灣農業一定無法與國外的「大量生產」在售價上競爭,勢必需要走出自己的路,跳脫削價競爭的囹圄。

三峽的茶葉多以青心柑仔種為主,且多為嫩採,7天左右就需要採摘。(陳俐穎攝)
三峽的茶葉多以青心柑仔種為主,且多為嫩採,7天左右就需要採摘。(陳俐穎攝)

「通貨膨脹後,茶的價錢卻紋風不動。」李昌峻認為,台灣茶要找出自己的定位與價值,才能進一步找到先的出路。而對谷芳茶園來說,除了傳統製程的風味與技術外,這個「新價值」就是完全的有機與健康。

由於不施放農藥,有機茶園的茶樹上常會留下被昆蟲叮咬的痕跡。(陳俐穎攝)
由於不施放農藥,有機茶園的茶樹上常會留下被昆蟲叮咬的痕跡。(陳俐穎攝)

有機標準嚴苛 鄰地農藥飄移都不行

有機的標準十分嚴苛,除了農藥、化學肥料、落葉劑皆不可使用外,就連鄰園的農藥隨風飄移都不可以,這樣的標準才能保障消費者。但相較於傳統農業,產量縮減,成本大量增加,這也是現實上難以貫徹有機原因。

有機茶園中昆蟲與茶樹互相共存,因此也會減少茶葉的產量。(陳俐穎攝)
有機茶園中昆蟲與茶樹互相共存,因此也會減少茶葉的產量。(陳俐穎攝)

谷芳茶行期待 成為首家有機製茶茶園

「我們要成為全台灣第一家有有機製茶加工室的茶園」,李昌峻夫婦不但取得製茶、品茶、評茶的證照,也十分注重產銷履歷,認為這些措施對台灣茶的品牌塑造是有正面的影響,除了茶園外,谷芳也致力在加工層面取得有機證照,讓消費者能喝的安心。 (相關報導: 茶業傳奇》百年製茶手藝 每一片茶葉都是故事 更多文章

有機茶園不施放農藥,所以會在葉子上看到很多昆蟲留下的「蹤跡」。(陳俐穎攝)
有機茶園不施放農藥,所以會在葉子上看到很多昆蟲留下的「蹤跡」。(陳俐穎攝)

有機茶認證難 還被質疑「自己貼上去的吧」

「農藥茶可以直接在市場上販售,但有機茶卻要經過重重難關。」由於希望創造健康的產品,谷芳已取得有機茶園的認證,但李昌峻表示,就算辛苦取得有機驗證,卻無法取得消費者信賴,畢竟市場農藥茶充斥,許多消費者仍對驗證存疑,認為「這都是假的」、「是自己貼上去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