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部與教育部攜手合作,共同補助大學設立特色領域研究中心。其中,科技部自教育部補助之65 個研究中心,擇優以解決國家重大議題,或是以發展重點產業技術領域為導向的18 個研究中心,為重點投入補助對象。經過一年的淬鍊,特於4日舉辦成果交流暨產業媒合會。
此活動除了由18 個中心展現一年來成果亮點外,同時安排科技部長陳良基及教育部次長劉孟奇開場致詞,由英業達人工智慧中心負責人陳維超教授分享科技研發的產業應用以及接軌國際趨勢;更安排科技部陳部長與各領域的年輕學者們進行面對面的交流對談,探討年輕領導人才的培育策略,呈現研究中心在年輕人才培育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及重點成效。
參展內容多元 涵蓋多項新興產業
本次參展內容多元,涵括綠能科技、新材料及循環經濟、智慧製造、生技醫藥、新農業等產業創新的國家政策重點,不乏有領先世界的研發專利、得過國際知名獎項、實際與企業技術轉移或已成立公司實際營運之成果內容。
清華大學前瞻物質基礎與應用科學中心所研發的「可攜式皮膚代謝物即時分析工具」,能夠讓醫療人員和法醫即時操作,並搭配程式語言讓分析流程自動化;成功大學前瞻蝦類養殖國際研發中心所研發的「新型態蝦類養殖管理體系」,用一條龍的方式由源頭實質監督管控生產歷程,克服蝦的疾病問題,同時推動養蝦產業結合科技,提高市場競爭力。 (相關報導: 港府瘋狂逮捕反送中運動者 紐約大學教授孔傑榮:嚇阻港人831上街 | 更多文章 )
而臺灣大學計量理論與應用研究中心所發展的「國家整體發展的數據分析與評估」,則是能夠協助政府與企業做出「掌握資訊」及「以證據為基礎」的決策;中正大學前瞻製造系統頂尖研究中心研發的「F280 傘齒輪加工機」,打破長期歐美寡占趨勢,並結合智慧製造、虛實系統整合技術,作出高品質的齒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