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高中以下學生注意了!「這時間點開始」沒收手機保管,老師傻眼:天真還無知?

教育部宣布,最快將於今年9月起推動「高中以下學生手機集中保管」政策。(示意圖/pixabay)

為遏止學生過度使用手機影響課業,教育部宣布,最快將於今年9月起推動「高中以下學生手機集中保管」政策。未來學生進入校園後,手機須統一交由學校保管。儘管教育部強調已充分徵詢家長與教師團體意見,但有第一線教師質疑,國中小的管理模式未必能直接適用於高中職,呼籲決策者勿流於理想主義。

教育部:開學後實施手機集中管理,各校可因地制宜

教育部長鄭英耀日前表示,針對「高級中等以下學校行動載具使用原則」修正案,已與全國縣市政府、家長團體、教師與校長代表充分討論,目前僅剩行政程序,預計將於開學後正式實施。新制上路後,原則上學生進校門後,手機須統一管理,教育部建議建立「養機場」集中保管,但會尊重學校依實際情況訂定規範。

現代手機普及,但學生長時間上網,已衍生多項負面影響,包括學習專注力下降、焦慮增加、甚至自傷行為增加。教育部希望透過此政策營造更良好的學習環境,同時也強調地方政府與校方將有彈性調整空間。

數據警訊:兒少平均每日上網近4小時

國教署署長彭富源則引述最新調查指出,國內兒少每日平均上網時間已達3.96小時,首次接觸網路年齡更降至7.1歲。調查也顯示,兒少遭遇的網路風險以色情與暴力為主,2023年相關申訴案件中色情內容占比達58%,暴力內容則約為11%。彭富源強調,長期沉迷網路已被證實與兒童青少年的憂鬱與焦慮情緒有顯著關聯,需引起重視。

為配合政策推行,教育部也將與電信業者合作,預計在暑假期間提供家長免費設定手機限制或安裝管理軟體的服務,只需攜帶教育部文宣至指定門市辦理。

第一線教師質疑:高中生不適合「統一收機」

然而此項政策在教育現場並非毫無爭議。公民教師、時事評論者黃益中就在社群上直言,將國中小的手機集中保管機制套用在高中職,是「天真還是無知」。他指出,高中學生已具備一定自主性與反思能力,強硬收手機只會引發對立與反效果,「會以為高中職可以『保管手機』的大人們,你們真的沒有在高中現場教過書」。

網友熱議:收手機不如強化家庭教育

相關新聞曝光後,在社群上引起熱烈討論。有網友認為政策難以執行,質疑「智慧手錶要收嗎?智慧眼鏡要收嗎」、「交上來的都是空機,或是無網路機」、「整個校區斷網比較實際」。也有網友表示「立法是一回事,執法是另一回事,但不能因為執法有難度就不立法」;更有網友指出,家庭教育與更為關鍵,「學校絕對不是使用手機最頻繁的時段」。 (相關報導: 水杯裡加鹽酸!台南高中生「藏鞋惡作劇」猛爆升級,最後亮美工刀血濺課堂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