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在艋舺公園的大哥們,平常都在做什麼?他們發相機給街友拿去拍,揭開不為人知街頭人生

「就算是這樣的生活,我也想活得優雅一點。」當街友們拿起相機拍攝自己的日常,一幕幕照片也道出不為人知的街頭生活...(翻攝自2022年「貧窮人的台北」特展)

「他們本身真的沒有想說要喝酒,但就後來習慣了、沒有喝酒不行,變成像吸毒(那樣喝酒)不行,但你嘗試去了解他以後,真的一肚子苦水──世界上每國都有流浪漢,但台灣的街友真的很善良,他今天喝酒,不代表他們惡劣……」

棲身於艋舺公園的街友們,平常都在做什麼?談起街友,或許「髒亂」、「好手好腳不工作」、「年輕不努力」等罵名隨之而來,艋舺公園更是讓不少人快步通過,然而當一群年輕人將底片相機發給街友們、讓街友親自拍下自己的日常生活,也揭開了「他們」和「我們」沒有那麼全然不一樣。

「有個大姐說她會喝咖啡,手沖咖啡,她說:就算是這樣的生活,我也想盡可能活得優雅一點。」長期關注貧窮議題之「人生百味」共同創辦人朱冠蓁這麼說──儘管接觸貧窮議題多年,她依然會被各種小細節觸動,例如聽聞一個身障者大哥終於找到水壓足夠的租屋處、淋浴洗澡變舒服了,或終於有了冰箱、開冰箱拿飲料很開心,「其實跟我們一樣耶。」

「貧窮」與「富有」、與所謂「正常」似乎被幾條線劃分為不同的世界,然而在2022年「貧窮人的台北」特展,街友、身障者、低收入戶等各種身份的人們親自發聲,一張張影像與心聲說出的不再只是身份,而是與你我一樣的「人」。

放兩包冰塊才能睡得好一點、特製口罩撐過悶熱 街友親自拍下艋舺公園日常

街頭生活之不易,也只有睡過街頭的人才能真正懂,例如走入展間,其中一張街友拍的照片是放在紙箱上的兩包冰塊,畫面暗暗的。為什麼要拍冰塊?一旁文字寫著當事人的說明:「因為晚上太熱了,我是睡在冰塊上面的……熱得受不了,前幾天幾乎每天買兩包冰塊,想辦法想不出辦法我就去買冰塊,所以我特別紀錄下來。就靠著冰塊睡覺,有比較好睡。」

艋舺公園與街頭是他們的家、卻也不是他們的家,於是有大哥把自己的所有物品都放在拉車上,就是準備隨時能離開:「不能用太亂,畢竟這是公園,不是你家。」

(翻攝自2022年「貧窮人的台北」特展)
再怎麼貧窮,街友們也依然想用各種方法讓自己生活過得稍稍舒適些(翻攝自2022年「貧窮人的台北」特展)

再怎麼貧窮,街友們也依然想用各種方法讓自己生活過得稍稍舒適些。另一名街友拍的是自己的特製口罩,天氣實在太熱了、剪掉內層變薄,旁邊無人聚集時就戴薄的,儘管辛苦他還是會戴:「我看大家都戴口罩,我不想這麼突出。」他也拍下了新買的內衣,說就算每天都洗澡、內衣穿同一套一樣會有味道,幸好後來賺錢了買新的、10件折100,「有找100可以買水果,那天拿到錢很開心、想吃這個很久了,中山堂旁邊的一個水果攤,一盒55元。」

吃很重要,許多街友的照片裡都有吃的,其中一張是圓圓的炸排骨便當,「終於有一個葷的東西,大部份都是素的!」有人撿到好幾顆土芒果快樂拍下來,也有人拍下從社福團體澡堂拿回來、吊在腳踏車的麵線、備註下一秒不幸被路人撞翻,「那個人也很好,他給我50塊,我記得去便利商店裡裝水,他進來找我、給我50塊。」 (相關報導: 明明有孩子要養,為何不找份好工作?社工15年看遍台北貧困家庭,道出壓垮單親最沉重關鍵 更多文章

(翻攝自2022年「貧窮人的台北」特展)
吃很重要,許多街友的照片裡都有吃的,其中一張是圓圓的炸排骨便當(翻攝自2022年「貧窮人的台北」特展)

事實上多數街友有工作,一名大姐也拍下在餐廳後場的食物:「你看到的都是漂漂亮亮的裝飾、餐廳的外面啊、很漂亮很貴的裝潢,所以我拍一些洗碗的時候、工作的情形、廚房後台師傅工作的情形、還有吃的員工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