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細數川普執政的對台遺產:拜登將繼承哪些籌碼,又要面對何種挑戰?

美國候任總統拜登。(美聯社)

從新冠疫情到滿目瘡痍的美國經濟, 今天(1月20日)走馬上任的拜登(Joseph Robinette Biden Jr)宣誓就職正式成為美國第46任總統後, 將面臨許多棘手的難題,其中許多與川普(Donald Trump)四年執政期間留下的政治遺產有關。

台灣問題是這些問題中的一環。在拜登就職兩周前,川普政府仍在台灣問題上動作頻頻向北京施壓,包括解除了在美台關係上所有自設的往來限制,並宣佈美國駐聯合國大使克拉夫特(Kelly Craft)將會到訪台灣。雖然克拉夫特訪台最終因政府過渡交接問題取消,但這使得外界對川普的繼任者拜登的台灣政策更添關注。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周一(18日)稱,鑒於美方錯誤行徑,中國已經決定對在台灣問題上表現惡劣的美負責官員實施制裁。但華春瑩並沒有提供被制裁官員名單。

有分析稱,川普執政四年留下的對台遺產,為拜登提供籌碼,將來與北京在其它有爭議問題上討價還價,但也會為美國政府帶來挑戰。 有學者認為,在日益強勢的北京面前,包括與台灣在內的民主力量結盟是拜登面對中共最有力的武器。

川普的對台政策: 不走常規路

大部分關注台灣問題的人士均認同,川普執政四年期間處理台灣問題的方式突破了其多位前任的慣常做法。

2016年12月,川普以候任總統的身份接受了台灣總統蔡英文打來的賀電。這是自1979年卡特總統任期內美國同北京政府建交後台灣總統首次同美國總統或當選總統通話。在這之後,在美中關係急轉直下、北京與台灣政府關係持續僵化的同時,美國同台灣的官方互動愈加頻繁。

特朗普與蔡英文電話交談打破了1979年華盛頓與台北斷交、與北京建交以來的常規。
川普與蔡英文電話交談打破了1979年華盛頓與台北斷交、與北京建交以來的常規。

北京認為,自治的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並拒絶放棄武裝統一選項。

川普在任四年以來共進行過11次對台軍售,是台美斷交至今宣佈對台灣軍售最多的美國總統,其中還包括向台灣出售最新型F-16戰鬥機。

由於台灣問題在中美關係中的敏感性,以往的美國政府通常會避免在這一問題上採取會引發中國強烈不滿的舉動。軍售便是其中一個關鍵議題。

拜登
台灣海峽兩岸都在等待,看拜登會怎樣亮出他的「台灣牌」。

儘管根據美國的《與台灣關係法》,美國對台灣的政策包括向台灣提供防禦性武器。但自老布希(George H.W. Bush)時代之後,儘管台灣不斷向美國當局提出請求,在中國的強烈反對下,沒有一位美國總統向台灣出售過戰鬥機。歷任美國政府均通過台灣政策的平衡避免台海局勢緊張,以及中美關係產生裂痕。

但是這並未使得中國在台灣問題及其他影響中美關係的問題上採取溫和讓步。2015年,中國頒布的《國家安全法》中明確提出,台灣人民應該盡到「維護國家主權、統一和領土完整」的「全中國人民的共同義務」。2019年1月,習近平公開表示,中國人不打中國人,但不會放棄武力統一台灣,以對抗台獨以及境外勢力。 (相關報導: 【中英對照】美國總統川普發表告別演說:向新政府送上最美好的祝福,但我們的運動才剛開始 更多文章

在川普任內,到訪台灣的美國官員級別也不斷升高,2020年8月,衛生部長艾薩(Alex Azar)前往台灣,成為1979年以來訪問台灣最高級別的美國政府官員。同年3月26日,川普正式簽署生效簡稱「台北法案」的《2019年台灣友邦國際保護暨強化倡議法案》,有評論稱這代表保護台灣「外交」已納入美國國內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