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實世界中,遇到壞人,直接報警把壞人抓起來,往往是最省時省事也最有效率的作法。然而國際警察美國終究不是真警察,並不存在真正公正的執法。這一點是2300萬臺灣人無時無刻不該忘記的。
不可諱言,一面倒親美是一個很省事的選項,與「正義」站在一起,對「邪惡」100%的排斥,能讓人感覺自己是一個崇高的人。相反的,同時發展美國關係與兩岸關係,等於無時無刻都得在灰色地帶討生存,是一件累人的事情,且有落得兩面不討好之嫌。北京政府能接受的國民黨,又有省籍和歷史上的包袱。也因此臺灣知識份子近年來日益轉向希望單邊依靠美國的傾向。
特別我們國家,具備有「得天獨厚」的媒體環境,某三家簡稱為Sandwich的媒體,每天24小時只要談到中國,水一定是黑的,食物一定有食安問題,經濟數據一定是假的,疫情一定是慘烈的。歐美國家任何對中國針對性的舉動,中國用力抗議就酸他們崩潰,不用力抗議就說他們怕了…….在這種環境下,我們很容易有「暴政將亡」的主觀期待。
再加上中國經濟成長放緩,美國總統川普發動貿易戰,成日唱作俱佳,對中國百般調侃戲謔之能事。配上香港反送中事件爆發,川普27號又簽了香港法案,這一切加總起來就形成了一個完美風暴:川普讓大家看到「世界警察執法修理中國,讓中國不敢再欺負臺灣」的希望,香港反送中則引起了許多人極大的恐懼,直接癱瘓大家的頭腦。這一切加起來,讓一面倒親美反中,好像變成了天經地義的選項。
但真實的世界沒這麼簡單,世界警察可不是真警察,他是為了擴張自己的利益,才湊合進世界局勢。即便我們臺灣願意拿出全部身家進貢美國,也不代表美國就能長久對你「有情有義」。
首先,美國即使主觀上有海扁中國的意願,但其實並不具備有長久對抗的能耐。美國紐約聯邦儲備銀行本月25日發布的一份報告就顯示,美國總統川普對中國大陸輸美商品課徵關稅後,真正支付成本的是美國企業及消費者,這份報告徹底打臉川普先前喊的「貿易戰成本都是中國買單」。

再者,近日也有報導顯示,中國大陸對美國農產品持續逾1年的報復性關稅已重創美國農業,申請破產農場數量創8年新高。威斯康辛大學農場管理專家伯恩哈特就指出,威州農場數量已減少1成,農民對川普的信任未必能持續到明年11月投票日。而威州是對連任至關重要的搖擺州。
說句難聽的,民調長期落後對手的川普(FOX本月民調顯示川普落後拜登12%)自身都難保了,還能出多大力氣滿足臺灣知識份子「搞死中國」的期待?根本不可能。
進一步說,任何一個對世界史有基本了解的人,都會知道美國背叛盟友的紀錄數不勝數。先不談其他國家,就談我們中華民國吧,依據聯合新聞網「40年前美國背叛臺灣 記憶刻骨銘心」一文顯示,光是中華民國這100多年歷史上,美國就背叛過我國至少兩次,第一次是1949年發表「對華政策白皮書」,公然宣布放棄中華民國政府,並從臺灣撤僑,放任解放軍渡海佔領臺灣。第二次則是40年前與中國建交。在這兩個歷史關鍵時刻,美國都做了對中國共產黨有利的決定,誰說第三次一定不可能發生?
筆者並非主張反美,美國在中華民國100多年的歷史上,也發揮過不少正面的作用,這同樣是我們不該抹殺的。親美當然是應該長期維持的政策,但親美不代表臺灣就要甘願被予取予求,不代表臺灣就要被美國當槍使。美國拋棄過中華民國、拋棄過南越、最近才又拋棄庫德族,我們豈能不多長幾個心眼,採取對我們自己最有利的政策?別的不提,請問美國對臺灣經濟民生能有什麼幫助嗎?目前為止我們也只看到了美國商務部與農業部發函要美國企業多與臺灣合作,這種純屬口惠的措施。近年來通過的各種法案(包括最近的香港法案),也都是象徵遠多於實質。口惠是最簡單的,但我們的文青覺青,似乎就是最喜歡這些象徵、面子的東西。卻忘了裡子才最重要。
無論就實力還是意願看來,都不存在有美國長長久久替臺灣撐腰的可能性,更遑論幫助你發展經濟民生。美國是臺灣的重要盟國,但他可不是聖誕老公公,臺灣人的「美國夢」可要儆醒戰兢。 (相關報導: 謝明瑞觀點:由中外選舉理論探討蔡英文總統的連任 | 更多文章 )
*作者為網路媒體工作者,本文原刊《奔騰思潮》,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