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真心話》閣揆任內緩漲釀王如玄辭職!陳冲嘆:從未主張漲或不漲,問題是勞動部從未弄清楚多少勞工領基本工資

基本工資審議委員會14日完成通過調整決議,前行政院長陳冲也對此作出評論,卻引發「站在資方立場」批評。而2012年在任閣揆期間,基本工資也成為衝擊陳冲內閣的一大關鍵。(盧逸峰攝)

最近甫自中風痊癒的前行政院長陳冲,日前首場「復出」的媒體聚會上,選擇了最近熱門的「基本工資」議題進行評論。事實上,陳冲2012年擔任閣揆時的基本工資緩漲決策,正是重傷陳冲內閣的關鍵。陳冲表示,他日前就基本工資調整制度本身,提出評論後,在網路上遭批評「站在資方立場」,然而,他從頭到尾沒有主張,基本工資漲或不漲,他一貫的立場是,在勞動部還沒有搞清楚,全台有多少勞工實質領取基本工資以前,並弄清楚主要國家都有的Kaitz index(基本工資衡量標準)做跨國比較前,不該討論基本工資漲或不漲,「我有時候太理想化了,想要建立制度,可是別人不是這麼想!」

台灣基本工資的調漲,從過去到現在,始終都不是單純的經濟議題,面對台灣勞工實質薪資10多年的凍漲現象,讓勞團更加懷疑「經濟成長帶動實質薪資成長」的論調。民進黨政府上台後,每年調高資本工資,今年勞動部還在22日釋出訊息,強調今年明年度基本工資調整,從勞動部審竣到行政院核定並刊登公報,僅花了5天時間,創下了歷史最快的記錄;對比之下,陳冲內閣2012年花了1個半月時間,做成基本工資月薪緩漲決議。

「緩漲」重傷陳內閣 4基本工作前提讓王如玄走人

提到當年的基本工資緩漲決議,陳冲也覺得頗為冤枉,當時勞委會(現升格為勞動部)呈報給行政院的方案,最低時薪部分調高為109元,最低月薪部分,是勞委會建議的19047元,陳冲當時接受弱勢者時薪的調漲,但對月薪則要求勞委會應該完成4項基本工作後,再由行政院核定,當時陳內閣對外的說法是,「基本工作未完成前,如連續2季GDP成長超過3%,或連續2個月失業率低於4%亦可施行」,然而這項緩漲的決議,卻釀成了勞委會主委王如玄的請辭。

陳冲表示,行政院當時回覆給勞委會的公文,臚列了4項後續交辦事項,包括實際領取基本工資本勞的確實⼈數,台灣Kaitz index公式的合理化(分子不含變動給付、分母包括變動給付等)。

選前黃金週末,國民黨9日下午在台北舉辦「為台灣安定而走 你,就是力量」大遊行,遊行隊伍分成愛、希望、團結等三條路線,最終在自由廣場會合造勢。王如玄。(顏麟宇攝)
2011年9月,行政院勞工委員會(現升格為勞動部)主委王如玄在確定基本月薪暫緩調整後,宣布辭去勞委會主委一職。(資料照,顏麟宇攝)

「從未反對調漲」陳冲:但以投保薪領算出200萬人領是有問題的

陳冲表示,他曾經詢問過勞動部,台灣勞工當中,到底有多少人實際領取基本工資?基本工資調整後,到底是本勞受惠比較多?還是外勞受惠比較多?「如果勞動部對外宣稱,基本工資調漲,將有200萬名本勞與外勞受惠,那麼扣除掉外勞後,台灣有將近200萬名勞工,領取基本工資,那麼這樣的薪資分布,將是很嚴肅的問題;但如果勞動部只是按照投保薪資,估算基本工資調漲受惠人數,那麼勞動部一天到晚批評,台灣勞工投保薪資『以高報低』,勞動部最後卻拿這個數字當做基本工資調漲的勞工受惠人數,應該要感到慚愧。」 (相關報導: 名人真心話》綠委阻上台、藍委放生他!陳冲談意外又孤獨的閣揆之路:當初沒有接任的心理準備 更多文章

陳冲表示,他從頭到尾並不反對基本工資調漲,當時他只是要求勞委會,把4項交辦的基本工作做好,完成後再核定基本工資月薪,「我不是對基本工資批評,但政府很多基本功都不做好,OECD國家最常見就是Kaitz index,勞動部從過去到現在,幾時有公布過?當全世界國家都當作是一回事,台灣卻從未公布,結果就是每次調整後,勞方不滿意,資方也不滿意。

天如專題-20170415-SMG0035-勞工職災、工人。據勞保局統計,國內每年職災傷亡總人數幾乎都有5、6萬人之多,2015年有579名勞工因工死亡,即平均每天就有1.6人為了謀生一命嗚呼。(資料照,顏麟宇、方炳超、甘岱民攝、台電提/影像合成:風傳媒)
針對基本工資議題,前行政院長陳冲在接受《風傳媒》專訪時反問,到底有多少人實際領取基本工資?在調整後,到底是本勞受惠還是外勞受惠比較多?(顏麟宇、方炳超、甘岱民攝、台電提/影像合成:風傳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