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中國「 十一」(10月1日)國慶與中華民國「雙十」(10月10日)國慶一同來臨,有台灣藝人在微博上祝福「十一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日快樂」,也有藝人不慶「十一」慶「雙十」。
對於藝人們的不同表態,有政治學者對BBC中文表示,如今每一個想到中國做生意的台灣人或企業都需要思考「麵包與愛情」的問題,在「經濟利益」和「國族認同」、「對自由的喜愛」方面,想好自己的底線。
藝人的不同表態
據中國媒體報導,為中國「十一」國慶送上祝福的台灣藝人有將近40名,其中包括頗有知名度的台灣演員歐陽娜娜、張鈞甯、王大陸和賴冠霖等,在微博上還出現了「#港澳台藝人表白祖國」的熱搜。
歐陽娜娜10月1日0點13分就轉發了中國央視新聞的微博,寫道:「願祖國繁榮昌盛!#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2週年。」她去年曾在中國「十一」國慶晚會登台,與幾名中國、香港和澳門藝人開場演唱《我的祖國》。
同樣在社交媒體上作出反應的有台灣演員張鈞甯,她在10月1日晚上也轉發了央視新聞的微博:「山河錦繡,盛世中華。#祝新中國生日快樂#!」
此前不久,中國網友曾翻出張鈞甯多年前的碩士畢業論文,因論文題目有「我國」兩字,網友質疑張鈞甯是「台獨」。
在一批台灣藝人祝福中國國慶的同時,另一批藝人則發聲慶祝中華民國國慶「雙十節」。
「我愛台灣,能當一個台灣人我引以為榮。這句話,在中華民國雙十國慶要說,中國十一國慶的時候也可以講,每天大大方方有心想講就講。祝福台灣永遠自由民主、和世界勇敢前行。」台灣演員柯宇綸在臉書上表示。
台灣藝人邰智源也在臉書上發文慶祝:「今天是我們國家的生日,特別穿得喜慶花俏來慶祝一下,祝願我們的國家國泰民安,萬壽無疆;生日快樂!」
對於藝人送國慶祝福,中國國台辦發言人馬曉光對他們釋放出了許多善意,「我們將一如既往支持鼓勵兩岸文化交流合作、歡迎台灣演藝人員來大陸發展,希望更多的台灣演藝人員在大陸文化事業發展進程中分享機遇,發揮積極作用」。
但他也表示,島內綠媒和別有用心的人總是借機製造事端、阻撓兩岸交流合作、損害台灣民眾利益福祉,不得人心。
「麵包與愛情」?
對於兩類台灣藝人的反應,台灣政治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助理教授黃兆年分析,祝福中國國慶的台灣藝人可能是想表達自己的認同,但最主要的原因還是擔心失去中國市場。
黃兆年對BBC中文表示,中國一直以來的趨勢就是經濟民族主義,「意思是,我們要為自己的族群來努力追求國家建設,要盡量靠自己,錢要自己人賺。所以就會區分藝人是不是『自己人』。」
他還提到,最近幾年中國的影視產業發展壯大,不再那麼需要台灣的人才和技術,所以對於台灣人來說競爭的確增加了,發展空間越來越小。

台灣演員張鈞甯。
那麼,在兩岸關係不斷趨於緊張的今天,台灣藝人應如何自處?
黃兆年認為,每一個想到中國做生意的台灣人或企業都需要思考「麵包與愛情」的問題,「麵包」指的是經濟利益,「愛情」則是「國族認同」和「對自由的喜愛」。
(相關報導: 普京稱「中國統一台灣無需動武」!一句話引起各方解讀 | 更多文章 )「最好是可以『麵包』跟『愛情』兼顧,可是現在在中國一定要面對經濟民族主義,還有政治環境的不自由,所以這個風險是一定存在的。」黃兆年說,「沒被強迫表態是最好,可是萬一遇到,要想好自己的底線,哪一些是我們的底線不想犧牲的,如果你覺得為了賺錢表態沒關係,那也沒關係,那是你個人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