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人多專欄:江啟臣的九二共識, 從利誘變恐嚇

江啟臣把「九二共識」的內涵,從利誘變成恐懼販賣。(柯承惠攝)

中國國民黨九月六日召開全國黨代表大會。這是半年前剛上任的江啟臣主席首次主持黨代表大會,也是國民黨在經歷總統大選挫敗、韓國瑜市長被罷免以及高雄市長補選大敗後的第一次黨代表大會,大家都在看,新主席是否能帶領國民黨走出困境。

從江啟臣宣布要競選黨主席開始,就一直把改革兩個字掛在嘴邊。他很清楚,國民黨如果擺脫不掉舔共、親中賣台的標籤,這個黨絕對不可能再次執政。然而,國民黨一直有一個特異功能,它總是能讓想改革的人知難而退。江啟臣就是剛剛加入知難而退陣容的最新黨員。

江啟臣在競選黨主席時,曾經提過九二共識有點「舊了、過時、欠缺彈性、也逐漸流失民眾信任」,他提議國民黨應該要有「新兩岸論述」。

簡單來說,他想淡化九二共識,或者應該這樣講,他想淡化九二共識跟國民黨之間的連結。這個論點的確讓人耳目一新,國民黨如果能照他的意思去發揮,搞不好還有一線生機。

舊的還很好,為什麼要有新的?

不過,他馬上遭遇反對的意見,其中最強烈的不是來自民進黨,也不是來自台灣社會,而是來自國民黨內部以及中國共產黨。

現階段的國民黨沒有老大,可是有一堆大老。這些大老多半親身經歷兩岸政治與物質紅利的階段。要說服這些大老淡化或是放棄九二共識,就等同於說服他們過去的人生是一場騙局。

比如說,馬英九這位前任總統一直到今天仍然相信,是九二共識讓他贏了兩次總統大選,以及跟習近平在新加坡歷史性的會面。今天,任何要淡化九二共識的舉動,都是在否定他的過去。畢竟在他那個年代,台灣民眾的確希望把政權交給可以搞好兩岸關係的人。

不過,從太陽花學運開始的一連串國內外改變,台灣民眾的投票行為已經轉變成希望把政權交給能向專制中國說不的人。這個轉變很巨大,巨大到讓馬英九們一直無法接受。

在馬英九們的反對下,江啟臣的新兩岸論述在全代會當天注定是雷聲大雨點小。國民黨內有馬英九的親中路線,外有韓國瑜的民粹路線,江啟臣再怎麼有三頭六臂,也只能知難而退。舊的還很好,為什麼要有新的呢?

1995年的「馬習會」能順利舉行,前總統馬英九(右)咸認為應該歸功於九二共識。(林瑞慶攝)
1995年的「馬習會」能順利舉行,前總統馬英九(右)咸認為應該歸功於九二共識。(林瑞慶攝)

一如外界預期,江在九二共識這個議題上選擇了妥協,這是他的挫敗。不過,當天他在九二共識上的發言,絕對不是如民進黨中央所講的舊瓶裝舊酒、了無新意。我認為,江的九二共識至少有兩點頗值得注意。

把「九二」與戰爭恐懼連結

第一,他慢慢在創造一些有關於九二共識的新連結。過去,九二共識跟兩岸和平連結在一起;現在,國民黨大概準備更動這個連結。正面表列已經失去吸引力,在江啟臣的致辭裡面,以及過去一陣子國民黨政治人物的發言裡面,「戰爭」這兩字不斷被提及。

換句話說,國民黨正在鼓吹一個觀念,沒有九二共識,兩岸之間就會有戰爭。

我不確定這是否是國共之間最新發展出來的共謀,不過,對於戰爭的恐懼,一直以來都是一個強而有力的訴求。用這種方式鋪陳九二共識其實是一種無本生意,一方面它鞏固了原先的支持者,另一方面,兩岸之間未來如果有任何軍事上的擦槍走火,國民黨今天的論述馬上會變成先知,九二共識有可能又活過來。 (相關報導: 國民黨重抱九二共識!連勝文稱「年輕人會接受」:原因很簡單 更多文章

戰爭與否取決於中國,不是取決於台灣。能讓國民黨變成先知的只有中國共產黨,這是江的說法裡最陰險、隱晦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