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評:國民黨是「無助好」?還是「好無助」?

前副總統吳敦義參選國民黨黨主席,侃侃而談理念及過去政績。(陳明仁攝)

繼續洪秀柱表明要競選連任、郝龍斌表明參選之後,前副總統吳敦義也以大陣仗宣布投入這場國民黨主席選舉,相對於二0一五年總統參選人無人競逐,二0一六年敗選後,黨主席乏人問津,看來國民黨有努力回魂之勢,不過,鼎足而三,竟讓國民黨年輕黨員傻眼頻呼:「郝!吳!柱!」(好無助)。

國民黨年輕黨員的「哀嚎」不會沒有原因,畢竟吳敦義與洪秀柱都是望七之年,而曾經號稱「中生代」的郝龍斌也已花甲過半。年紀不是問題,重要的是,他們心目中的政黨圖像、國家形貌,有沒有前景?是否符合世代轉變的需求,更重要的,能否因應美中台和兩岸關係變動的不確定性?

詹啟賢求去 凸顯洪秀柱領導危機

做為現任黨主席,洪秀柱無疑應該是站在最有利的位子,相對於吳敦義搬出孫文、蔣經國,和他在行政院長任內的政績,洪秀柱則選擇探望還在黨產會前抗議的黨工,然而,在她探望黨工前二天,才從美國休假返台的詹啟賢,下飛機第一件事就是面見洪秀柱,並不待文傳會即發出請辭副主席並即時起生效的聲明,詹啟賢在「協助」洪秀柱七個月不到即義無反顧請辭,洪秀柱甚至沒有意識到,詹啟賢頭也不回的離開,正是對國民黨、對她的領導,重重敲下一記警鐘。

國民黨首席副主席詹啟賢26日宣布國民黨有錢可以發薪水了。(羅暐智攝).JPG
洪秀柱未意識到首席副主席詹啟賢毅然求去,是對她領導下的國民黨示警。(羅暐智攝)

詹啟賢不是政黨屬性或政治性格強烈之人,在國民黨最衰敗的時刻情義相挺,而他的地方人脈,某種程度也能中和洪秀柱唯黃復興的刻板印象,洪秀柱顯然沒意識到她「決策圈」愈來愈小,詹要為她想辦法協商以「行政契約」解套,她事前放手事後反悔還點名全黨只有詹一人同意。洪秀柱就是不肯接受,黨產條例即便有違憲違法之虞,國民黨也不可能再合情合理地經營營利事業。黨產這個歷史包袱,到了該放下的時候,不論五月到底誰能勝出擔任黨主席,都不能迴避這個問題。

洪秀柱的「戰鬥」性格,對民進黨如此,對前主席、對副主席亦復如是,在她主持國民黨的九個月中,國民黨即使沒崩盤也如散盤,「挺洪」、「反洪」的情緒從總統提名「換柱」迄今依舊高漲,更別提因為加重黃復興影響力,與地方黨部間又隱隱有族群芥蒂,這已經是自李登輝時代久未有的氣氛了。最嚴重的,國民黨中央和國會黨團各吹各的調,遑論地方議會黨團,形同放單飛。

中央號令不出黨部 一中推愈急民意愈疏離

自去年五二0以來,蔡政府即使民意支持度一路下滑,除了國民黨自己做的民調之外,坊間各種調查,國民黨支持度與認同度同樣低迷不振,國民黨形象始終還是那個無能無力的國民黨,為什麼?此刻洪秀柱當然無法逃避責任,因為她領導下的國民黨,提不出政策主張,遑論對案,好不容易郝龍斌找出一個反核食公投的破口,黨中央居然能搞出罷免立委連署,兩案並陳還彼此角力,說是「分進合擊」最終是相互抵消。 (相關報導: 夏珍專欄:當洪秀柱摘掉假髮 郭媽媽的四千五百萬就打水漂了! 更多文章

兩岸政策就不必提了,二00八年靠著兩岸政策重返執政的國民黨,此刻竟談都不知從何談起,吳敦義宣布參選黨主席,重申「兩岸路線必須堅持九二共識,一中各表」,洪秀柱的反應是:「要做一個黨的領導人,就要把自己黨的定位說清楚、方向搞清楚,這是很重要一件事情。」九二共識一中各表,至少從二00五年連戰拍板定案迄今十二年,是洪秀柱要以黨主席一人(或加上幕僚二、三人)之力改變路線,從一中同表到和平協議,民意之勢果若如此也罷,偏偏民意氣氛迥然不同,當北京對蔡政府冷和以對,對台灣交流顯然降溫的情況下,洪推得愈急,民意疏離感就愈強。

20170109-洪秀柱赴黨產會前與黨工共進午餐。(盧逸峰攝)
儘管解決不了黨產問題,洪秀柱仍赴黨產會前與黨工共進午餐。(盧逸峰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