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要回顧這篇報導日前立法委員陳柏惟堅持用台語質詢國防部長邱國正,並由國防部常次李宗孝充當「傳譯」。備詢的邱國正當場向陳柏惟表示,語言是一種溝通工具,大家使用共同的工具會比較方便,若陳柏惟堅持台語質詢自己也沒有意見,但整個質詢時間是無法增加的,引發陳柏惟反彈。
史學家德里克(Arif Dirlik)提出一個觀察:帝國因為各種原因,必須採用差異管理的方式,對治下各民族的文化傳統採取相對包容的政策;但民族國家則不一樣,民族國家的形成來自「同樣的血統、同樣的種族、同樣的文化」這種神話,但事實上這種情形根本不可能自然存在,於是乎以核心強勢民族「同化」其他民族的悲劇,就在所有民族國家瘋狂而全面地展開。這些「同化」造成的悲劇,是千倍萬倍於過去帝國時代的,德里克稱這種現象為「內殖民」。
蔣政權遷台後對台語的壓制,就是「內殖民」的一例,「讀小學時講台語就要罰錢」的痛苦記憶,甚至傳遞到在陳水扁政府時代讀書、從未有被「國語政策」壓迫經驗的年輕人身上。但台語族群對於國民黨「國語政策」的反制,卻可能讓「台語」成為內殖民現象的新霸權,客語族群和原住民族群對於閩南語獨占「台語」之名就頗有怨言。
這篇報導刊於1995年10月1日的447期《新新聞》,描繪的是隨著國會全面改選、總統也要直接普選,政治人物為了討好選票強勢的閩南語族群,掀起了一陣學台語的熱潮,也略微提到過去黨國執政時貶低壓制台語的狀況,以及時任總統的李登輝以總統身分出現在公開場合時不說台語的思考點。只是25年過去了,陳柏惟還有必要用這種方式「提振台語地位」嗎?這篇報導值得參考。(新新聞編輯部)
1990年,金華國小的小學生開始在課堂上學講閩南語,在當時引起教育部、台北市教育局的關切,保守的教育體系也開始對此批判,但隨著台灣本土化的意識高張之後,現在,政界的一批人,也開始在家中,上起「台語課」來了。
從縣市長選舉開始,總統李登輝下鄕時,就開始在公開的助講場合上,用台語為候選人助選,但是在那之前,李登輝在公開場合中,很少用閩南語講話,當邱進益還是總統府副祕書長的時候,身為總統府的發言人,他卻也不得不私下拜師學台語,那時候,教他台語的老師問他:「為什麼李總統不說台語?而你卻要學台語呢?」
勤練台語只為選舉
邱進益那時告訴他的老師:「李總統是元首,代表國家,所以即使民眾以台語向他講話,他回答的時候,還是要用國語,但是我不一樣,如果民眾用台語問我,我回答的時候,最好是用台語。」邱進益當時講這段話的時候,國民黨尙未意識到政權的危機,李登輝這張主席牌也還用不著打出來,等到李登輝開始四處下鄕補選的時候,他那口會讓民眾備感親切的閩南語,就很自然地從他的口中溜了出來。
(相關報導:
自民黨的變與不變:岸田文雄勝選黨魁,安倍晉三、麻生太郎仍可呼風喚雨
|
更多文章
)
連戰(左二)在選舉時,難得秀出他流利的台語能力。(新新聞資料照)
連戰的閩南語說得還不錯,但是過去在公開的場合,他也從來不會秀一下他那口字正腔圓的台語,在他還沒有成為李登輝的副總統搭檔人選時,即使他下鄕,也只有在遇到熱情的民眾以台語向他問好時,他會用台語回上一、二句話,當然,如果遇到籍钭是西安的老榮民,憑著他小時候在西安的成長經驗,他也會以西安口音來和老榮民寒暄。但是,公開的致詞或是演講上,連戰是不用方言的。
草根連戰難得一見
但是當連戰成為國民黨的副總統候選人後,他到台南與雲林去為科學園區動土慶賀致詞時,連戰在民眾面前,完整展現了他的閩南語,平時說話總是溫文有禮的連戰,用台語講話時,展現了他豪氣的一面。
偌大的場合上,連戰透過麥克風對著數以百計的民眾說:「等哪李總統來,大家支持伊,拍丫聲價伊催落去!」這樣一句充滿鄕土氣的話,平時公開肅穆的場合上,是見不到連戰這一面的。
本省籍的連戰,有一位外省籍的美麗妻子,連方瑀最近也在勤練台語,連方瑀嫁給連戰之後,在家裡,因為歐巴桑不會說國語,所以連方瑀也都和歐巴桑講台語,講著講著,三十多年的婚姻生活,方瑀這個外省媳婦在這個台籍世家要不講台語都難。所以連方瑀如今一般日常生活的對話早已是駕輕就熟,但是一些比較特殊的用語,她還是不太會講。
而連方瑀的好友,也是連戰最信任的幕僚之一的朱婉淸,在連戰還是省主席的時候,朱婉淸就已感到台語的重要性了,那時朱婉淸就開始在學台語。朱婉淸的先生是著名的語言學家何景賢博士,他是中華語文硏習所的所長,這個硏習所早在三十多年前就已成立,當時中美關係還算不錯,美軍顧問團、美國大使館、美國新聞處都還在,他們的駐台人員要學中文,就都來到這家「中華語文硏習所」。而這家中華語文硏習所分做國語部與閩南語部兩部分,辦得有聲有色,一些外商公司的高層主管想學中文,都來到了這裡。
台語曾經不很高尚
所以朱婉淸要學台語,找老師,很自然地就往硏習所裡頭找,而中華語文硏習所的閩南語部主任方南強,在教授閩南語的圈子內相當有名,所以後來方南強就成了他的「老闆娘」朱婉淸的台語老師。
也就是因為著朱婉淸的這屑關係,所以每當連方瑀有些不太會講的話的時候,朱婉淸就會跟連方瑀說:「妳問問方老師嘛!」所以有時連方瑀就打個電話問一問,等到問題累積多了,方南強就到連戰一品大廈的家裡走一趟。所以嚴格說來,方南強也算是連方瑀的台語老師。
其實,被方南強教過台語的政界名人相當多,方南強說,早在20年前,陳履安夫婦兩人,就曾經向他學過台語。方南強對陳履安與陳曹倩這兩位學生的印象非常深刻,他說,十多年前,陳履安剛從國外回來,還在當明志專的校長時,就開始向他學台語,但是20年前的風氣不比現在,那時,台語還被許多人視為是「不夠高尙」的話,陳履安夫婦就開始學台語了。
陳履安(前)早在1970年代剛回台灣、台灣尚未全面民主化之時,就開始學習台語。(新新聞資料照)
方南強那時很好奇,不知道為什麼陳履安會有這個想學台語的念頭,就問陳履安,陳履安那時告訴他說:「我覺得在人生的過程中,要保持學習的心,不斷地學習。」所以陳履安夫婦也學台語、學打太極拳,而陳曹倩也學插花,到後來,他們夫婦也學佛。方南強說:「陳履安這句話令我印象深刻,到現在我還記得,而我也常拿語句話來鼓勵學生!」。
(相關報導:
自民黨的變與不變:岸田文雄勝選黨魁,安倍晉三、麻生太郎仍可呼風喚雨
|
更多文章
)
方南強說,陳履安學了約一年就沒有再學了,倒是陳曹倩還繼續跟他學,方南強稱讚陳曹倩:「她是相當有語言天分的學生!」最近,陳履安參選總統時,在中南部也秀了一下他的台語,但是他的老師方南強說:「陳履安的台語可能是久未練習的關係,沒有過去說得好了。」在陳履安之後,陳履安的弟弟陳履潔,也和他學台語,後來陳履潔也學佛,還送了方南強一堆佛書。
宋楚瑜在選省長的時候,一口蹩腳的台語是選民飯後津津樂道的話題,還被反對黨拿出來攻擊過。但是宋楚瑜也曾經是方南強的學生,在宋楚瑜準備選省長之後,在台北位於台銀樓上的省府辦公室,方南強就經常在那裡教宋楚瑜台語,方南強說,宋楚瑜很忙,要他抽空出來學台語其實很不容易,所以有的時候,他們是一邊吃飯一邊學,氣氛很輕鬆,不過宋楚瑜當選省長之後,就沒有繼續學了。算起來,宋楚瑜這一型的學生,是屬於「臨時抱佛腳」型的。
方南強說,宋楚瑜的台語的確說得不好,但是已經比他剛開始好很多了,他說,宋楚瑜有一個優點,就是敢講,不怕人家笑!語言這種東西只要敢講,就比較容易學得好。
省長台語臨時惡補
關中在從黨部退下來之後,籌組民主基金會開始,就向方南強學台語,一直到關中當立委後還在學。方南強說,教關中的時間通常是早上7點鐘,那時關中已經穿好西裝、打好領帶坐在家中等他來。由於方南強的教學方法很輕鬆,民意代表們到一些場合也要唱首歌,所以有的時候,課堂上,方南強還會教關中唱台語歌,
宋楚瑜勇敢地對選民講他那彆腳的台語,幫助他在省長選舉贏得許多台語族群選民支持。(新新聞資料照)
關中台語則學了二年多,一直到關中前一陣子喉嚨發炎的時候,才停了下來。
關中與宋楚瑜之間有瑜亮情節,但是他們不但學台語是找同一個老師,就連他們尊師重道的方式都差不多,宋楚瑜與關中到現在,逢年過節的時候還不忘送份禮給他,令他覺得這兩個學生,都很有人情味。宋楚瑜送的多半是省府的特產,而關中則是每次出國,都不忘帶些小禮物給他。
民意代表學習風熾
政界人物中,方南強的學生以民意代表居多,主要是民意代表常與選民接觸的關係,選民講台語,他們也必須會講上幾句,有心一點的,就會認真地找個老師,把台語練得字正腔圓一點,所以像丁守中、朱鳳芝、葛雨琴、秦慧珠,方南強也都教過,而簡漢生在當立委的時候,也向方南強學過閩南語。
在這些立委學生學台語的時間都不太一樣,像關中是早上7點學,簡漢生是晚上11、12點,應酬活動結束的時候學,有的人是在青島會館的辦公室,利用中午時間學,方南強說,他教簡漢生的時候是在大安會館裡頭教,簡漢生還問他:「可不可以穿短補?比較輕鬆一點!」他也同意簡漢生穿短褲上課,只是簡漢生後來沒有真的穿短褲上課。
行政部門裡頭,程建人在當外交部次長的時候,也曾向方南強學台語,而方南強說,他那時也都是利用中午休息的時間,在外交部教程建人,並沒有影響到他正常上班的時間。另外,邱進益則是在總統府當副祕書長的時候是方南強的學生。
(本文刊登於1995年10月1日出版的447期《新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