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韓核問題和飛彈危機牽動2017年的國際政治和經濟神經。2018年朝鮮半島局勢將走向和平還是戰亂?2018年可能會有很多事情讓人感到意外。伴隨一陣陣隆隆的爆炸聲,平壤整個的黑夜天空都被照亮:在2018年開啟之際,平壤也和雪梨、上海、法蘭克福、倫敦及紐約等世界都市一樣燃放新年煙火。但這並不能標誌著平壤由此就進入世界級大都市行列。
和往年不同的是,這次燃放的煙火景況登上世界級媒體英國廣播公司BBC播報世界各地迎新年的新聞中,在短暫的畫面裏,可見衣著整齊甚至時髦光鮮的北韓民眾和世界其它地方的人民一樣迎接新年到來的興奮之情。
而在2017年,北韓一再不顧國際社會「禁核令」,堅持試核和飛彈開發,使得朝鮮半島危機陡然升溫,成為東亞地緣政治中突出的熱點。北韓受到如此重視程度,超出其國土或人口佔亞洲或世界的比例。作為受到北韓核問題直接影響的南韓,其經濟文化影響,包括韓流,近年來也發揮出遠超出其國土或人口數字比例的能量,人們在韓流文化中還發現早已存在的「核武器」。
誤判和升溫
朝鮮半島不少民眾愛好燒酒。據稱因為戰爭的緣故,南韓發源出各種「炸彈酒」, 比如小杯威士忌放入大杯啤酒中稱「原子彈」;小杯燒酒放入大杯威士忌中稱「氫彈」。這種「核武器」對常喝酒的年輕人來說看似沒什麼大不了,一旦「誤判」,喝下才會知道「爆炸威力」,輕則燒嘴,重則傷身。
南韓的「核武器」也成為半島南北民間文化互動的一個例子。近年來,讓人意外的是這一炸彈酒文化逐漸也在北韓民間開始流行。慶新年之際,平壤官方電台通過天氣預報發佈「禁核令」,提醒民眾表示,要注意保護健康,不要隨便飲用南韓的「炸彈酒」。
誤喝杯「核武器」恐怕難有大的影響。但在一國核政策問題上對己對人做出誤判,會給一國甚至地區安全造成衝擊。2017年北韓核和飛彈的發展速度,出乎很多西方北韓問題專家的意外。《紐約時報》近期透露,美國情報機構2017年初對川普政府做出的評估,大大低估北韓的核武和飛彈開發速度。這「成了美國最嚴重的情報失誤之一」。
東北亞危局
對化解朝核危機,有關國家做出了不同的姿態,採取了不同的行動。但局勢的發展仍出乎各方意外。

在川普政府執政後,美韓軍方「以眼還眼,以牙還牙」式地多次顯示軍事威脅,進行演習。但北韓反以此讓「自身安全受到威脅"」為由,幾個月內頻發新式飛彈,並成功試驗氫彈。
中國一再呼籲「雙暫停」(北韓停止核和飛彈試驗、美韓同時停止舉行攻朝軍事演習)。但北韓對自己最大的、有友好關係的後盾鄰國不理不睬,反而在中國顯示其國際領導力、舉行"金磚會議"之際,進行氫彈試驗。
與此同時,南韓部署美國薩德系統還讓中韓關係出現嚴重倒退。中國俄國均與美國在制裁北韓問題上分歧越來越大。半島危機一度愈演愈烈。聯合國終於在2017年12月23日做出了迄今為止對北韓最嚴厲的制裁決議。 (相關報導: 美國務院官員:反對啟用M503航路,北韓同意對話是美國施壓奏效 | 更多文章 )
冰凍三尺
新年伊始,北韓領導人金正恩身著高級毛料西服發表軟硬兼施的講話,一面強調北韓擁核已是既成事實,一面表示建議南北對話。隨之,朝韓高級別對話開啟,部分軍事熱錢重啟,北韓的奧運代表團也被歡迎參加在南韓舉行的平昌冬奧會。美韓也將推遲針對北韓的聯合軍事演習。一切似乎讓朝核危機峰迴路轉。這讓不少觀察人士又感到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