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了再擔心骨質疏鬆症就好?日本醫學博士:「這個年齡」,就決定了一生的骨本

十八歲即決定一輩子有多少「骨質量」,之後只能夠努力避免骨質量減少。(圖/すしぱく@pakutaso)

骨質疏鬆症是一種骨頭內部變得空洞,即便只是受到輕微撞擊,也容易骨折的疾病。不僅如此,因為全身的骨質強度變弱,骨折後必須經過很長一段時間才可能完全復原。根據日本骨質疏鬆症學會二○一一年版的「骨質疏鬆症之預防以及治療指南」,骨質疏鬆症的病患人數目前約有一千三百萬人。雖然骨質疏鬆症本身並不會危及性命,但骨折有可能導致日常生活中的各種行動受到阻礙,也可能造成長期臥床的問題。

骨質疏鬆症依原因不同,可分為兩種。

第一種是隨著年紀增加而引起的「原發性骨質疏鬆症」,目前已得知尤其是女性在停經之後,骨質密度會隨著女性荷爾蒙的分泌量減少而急遽下滑。另外,減肥所造成的營養不良,也是導致此類骨質疏鬆症的重要原因。

另一種是受到疾病或藥物的影響而二次性引發的「續發性骨質疏鬆症」,一般認為接受糖尿病、慢性腎臟病、動脈硬化、類風濕性關節炎等疾病的治療,會導致骨質的強度變弱。

不論是哪一種骨質疏鬆症,接受檢查時一定會測量「骨質密度」(每單位體積的骨質量)。檢查後被告知「骨質密度(骨質量)很低」的時候,蠻多病患會詢問說:「只要吃藥就可以恢復,對吧?」

很遺憾地,答案是否定的。透過藥物治療、改善飲食生活、做一些被認為有助於預防骨質疏鬆症的單腳站立或用力踩踏地面的運動,都只能夠抑制或減緩骨質量減少而已

人的一生當中,骨質量會在十八歲時達到顛峰。雖然骨質量本身會在一~四歲之間以及十二~十七歲之間的兩段時期急遽增加,但身體會在國中到高中的青春期不斷成長,骨骼也會越來越粗壯,如果在青春期持續運動,將能夠讓骨質量增加到最大極限。另外,如果能夠三餐確實攝取營養均衡的餐點,更是完美。

在十八歲時達到顛峰之前,我們可說是一直默默地在儲蓄「骨本」,之後隨著年紀增加,一點一點地慢慢花掉骨本。每個人到了接近五十大關的時候,骨質量就會逐漸減少,在那之後也不可能有申請骨本融資的機會,所以要趁著年輕時多增加骨質量才最重要。

近來,沒有骨本的年輕女性也變多了。其背後的原因似乎是受到劇烈減肥或運動不足的影響。或許你本身已經來不及儲蓄骨本,但請務必讓下一代好好儲蓄骨本。過了十八歲才想要增加骨質量就太遲了! (相關報導: 總是情緒低落、對性愛沒興趣…中年男性覺得「藍受香菇」,竟是這個原因造成!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