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世界末日降臨,如果你是倖存者,肩負重建文明,這些是你最需要的關鍵知識!

武漢成為新冠疫情下全球第一個實施封城的城市,穿著防護衣的人員在中部最大交通樞紐的漢口車站外加緊消毒。(美聯社)

讓我們做一個思想實驗。

一次猛烈的病毒災害侵襲了人類。它以驚人的速度傳播於城市稠密、國際班機來來往往的摩登世界。幾周後,這場災難便擊垮了我們。文明崩塌,大部分人相繼死去。但是你活了下來。你的身體是如此羸弱,然而憑借身體內部的免疫系統,你熬過了這場席捲全世界的疾病災難,在自己冰冷的家中清醒過來。家裡已經沒有電,水龍頭流不出水,也沒有燃氣讓熱水壺和爐子運轉起來。你是倖存者,將繼續生存在後災難時代的荒蕪之境。

從書籍《萊柏維茲的讚歌》(Canticle for Leibowitz)和《末路浩劫》(The Road),到電腦遊戲《最後生還者》(The Last of Us)、以及電影《我是傳奇》(I Am Legend)和《衝鋒飛車隊》(Mad Max)裡,我們都能夠看到類似的故事。在這些故事的敘述中,主人公基本上都身穿異常緊繃的皮衣,是穿越荒野的孤獨英雄。那麼,這些場景的真實程度如何?

如果你真的從一場奪走了大部分人類生命的全球災難中倖存下來,你能夠做什麼?為了生存下來,為了讓人類再一次繁榮,什麼才是你最需要掌握的關鍵知識?

在這個問題上,孤獨英雄的形象就不再繼續耀眼了。人越多越安全,這是當然。首先,倖存者們需要攜手努力,才能夠安渡歷史的洪流,建造新世界;人類本質上是社會性動物,需要協作。所以,雖然世界崩塌之後人們不免要經歷一段時期的動蕩,但是不久後就會再一次建立起自己的社區,安頓下來。

問題是,接下來呢……?

你首當其衝需要考慮的事情是什麼?你們的社區需要在接下來的幾年中恢復什麼樣的能力?這篇文章就將為你介紹一個可操作的復興人類大事記。

.
Getty Images 像紐約這樣的大城市可能不是後災難時代最理想的居所。(圖片來源: Getty Images)

最初幾天

一旦人們停止監測和維持電站運營,電網很快就會停止運轉。但是,你可以去建築工地附近找找太陽能電池板或者便攜式發電機,這樣就能暫時為倖存者們提供電力了。

一旦自動備用發電機中的燃料燃燒殆盡,服務器就會停止工作,互聯網也跟著消失。所以,別指望你還能用維基百科查資料。不過,這並不意味著,手機就將變成一塊無用的磚頭。手機的指南針使用的是內置磁強計,所以你仍能用它來找路,而你最後一次下載下來的地圖也能幫你用GPS(全球定位系統)導航。

人類世界崩塌之後,GPS衛星系統還會繼續工作數周,然而大約六個月後,定位的凖確度會降低,直至其完全失效。災後,你的精力應首先放在儲備瓶裝水和罐頭食品,以及收集像樣的戶外衣物上。

.
Getty Images 城市的堅硬地表不是培育食物的理想之所。(圖片來源: Getty Images)

最初幾周

在最初幾周,你可能會遇到零星的倖存者。你需要找到一個自己能信任,能依賴,能互相保護的小團隊,這將極大地提升尋找補給和其他必需品的效率。但在此之前,對陌生人,你要謹慎小心。

現在,你求生存的城市環境已經開始變得越來越糟了。成排的屍體數也數不清,腐爛的味道讓空氣愈加逼仄,還引得饑腸轆轆的寵物狗一隻只撲上去。話說回來,現代城市只不過是一個人工製造的泡泡,支持城市運轉的是背後建造它的文明。

城市不供電,電梯不工作,沒有照明系統,天然水源被污染,地上滿是礫石和混凝土,在這樣的情況下,你會發現,去鄉村生活更容易些。災難之後,住在傳統的農舍裡,用壁爐取暖做飯,這樣的生活要比住在用高科技打造的現代公寓裡舒適的多。你可以一邊學習為自己親手製作物品,一邊時不時地返回搖搖欲墜的城市裡,尋找有用之物,補充生活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