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5)日宣布有本土確診39148例,境外移入55例,總共39203例確診(包含42例死亡)。確診人數中,新北市6582例,臺中市5317例,高雄市4811例,臺北市3723例,臺南市3670例,桃園市3403例,彰化縣2266例,屏東縣1438例,雲林縣973例,新竹縣909例,苗栗縣904例,嘉義縣888例,南投縣783例,新竹市770例,宜蘭縣684例,嘉義市579例,基隆市438例,花蓮縣434例,臺東縣234例,金門縣216例,澎湖縣108例,連江縣18例。
COVID-19疫情相較高原期逐漸趨緩,指揮中心指揮官王必勝昨日宣布4項鬆綁,包括同住接觸者改採0+7、確診者調整為7+0、取消民眾出入特定活動場所的疫苗3劑及量體溫規定。
王必勝指出,11月7日將開始實施四大措施。第一項為同住接觸者隔離政策原本是3+4或0+7雙制,現無論是否完成疫苗追加劑,一律只需完成「0+7自主防疫」;第二項為確診者,隔離滿7天後,快篩陰性可提前解除自主健康管理。
第三第四項則與普通民眾相關,分別為宗教活動、公共場所防疫限制鬆綁。取消民眾參加如繞境、進香團等宗教活動的3劑疫苗、快篩限制,團體旅遊、健身房和八大行業也比照辦理;以及取消公共場所體溫量測的強制性規範,不過各場所仍可視營業或服務性質需求,自行決定健康監測方式。
對此,醫師姜冠宇也在臉書發文表示「取消公共場合量體溫是對的,因為根本沒效率」,他舉例解釋「台北京站和其他百貨公司門口放一個熱像儀,但在高峰期高原期有抓到多少人?」,更提到希望各職場量體溫也確實廢除,「無效做為還納入評鑑,那真無言!」。他也指出,只有定期使用快篩才是關鍵。
對於防疫制度鬆綁,姜冠宇認為,現在政府該進階做的就是,把流感和變異株擺在相同的位置去檢驗,除了應檢測民眾是否為變異株外,也不該忽視是否為流感的可能。
看更多【新冠肺炎疫情】最新報導:https://bit.ly/3aAQ9d6 (相關報導: 新冠肺炎》確診了怎麼辦?一篇文告訴你隔離該選0+7還是5+n,最新居隔政策懶人包 | 更多文章 )
責任編輯/林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