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錫口文化節─藝饗松山.城市春戀」在岸邊各式攤位有著互動遊戲,童真的孩子將美麗彩繪留在手臂上,為未來的人生增添色彩 。(陳明仁攝)
「2016錫口文化節─藝饗松山.城市春戀」在岸邊各式攤位有著互動遊戲,童真的孩子將美麗彩繪留在手臂上,為未來的人生增添色彩 。(陳明仁攝)
「2016錫口文化節─藝饗松山.城市春戀」岸邊各式攤位大排長龍,互動玩遊戲,母子專注學作捏麵人,希望能夠捏出最美麗的作品。(陳明仁攝)
「2016錫口文化節─藝饗松山.城市春戀」在岸邊各式攤位有著互動遊戲,童真的孩子將美麗彩繪留在手臂上,為未來的人生增添色彩 。(陳明仁攝)
人龍聚集在媽祖神轎前,稜(鑽)轎腳好運到,無論老少都是虔誠一拜,俯爬鑽過由板凳墊高的神轎,象徵消災解厄,一位1歲7個月的稚兒,也用擅長的爬功輕鬆過轎,獲得大人們喝采;一位阿嫲強忍著膝痛蹣跚地前進,深信媽祖一定會疼惜她,在稜(鑽)轎成功後,獲頒一個加持中的「永保安康.行車平安」皆宜的發財金,一趟虔誠的儀式,獲得一整年滿滿的庇護。
「2016錫口文化節─藝饗松山.城市春戀」岸邊各式攤位大排長龍,互動玩遊戲,有吃有喝有玩,就像是台北城的嘉年華會,讓民眾感受在地信仰的溫暖。(陳明仁攝)
「2016錫口文化節─藝饗松山.城市春戀」活動,民眾練習傳統的編結,感受傳統文化的洗禮。(陳明仁攝)
河岸舞台傳來律動十足的音樂,各個區里的婆婆媽媽們,在舞台上動感演出,展現平日聯誼努力的成果,獲得台下滿堂彩,也過個快樂健康的母親節。成排的攤位叫錫口政令藝童趣,寓教於樂外,也有教學編結.捏麵人,結束後可持戳章卷上的戳章,到松山慈祐宮及饒河街觀光夜市的美食攤位免費享用豐盛的點心!
「2016錫口文化節─藝饗松山.城市春戀」,婆婆媽媽們化身成閃亮舞者,在舞台上動感演出,展現平日聯誼努力的成果。(陳明仁攝)
「2016錫口文化節─藝饗松山.城市春戀」,婆婆媽媽們化身成閃亮舞者,在舞台上動感演出,展現平日聯誼努力的成果。(陳明仁攝)
「2016錫口文化節─藝饗松山.城市春戀」,婆婆媽媽們化身成閃亮舞者,在舞台上動感演出,展現平日聯誼努力的成果。(陳明仁攝)
「2016錫口文化節─藝饗松山.城市春戀」的重要儀式,就是消災解厄稜(鑽)轎腳,阿嫲雖然吃力仍向前,希望媽祖保佑未來一年的平安。(陳明仁攝)
「2016錫口文化節─藝饗松山.城市春戀」的重要儀式,就是消災解厄稜(鑽)轎腳,一位小朋友在鑽轎前先虔誠新祈拜,希望媽祖瞭解他的誠心。(陳明仁攝)(陳明仁攝)
「2016錫口文化節─藝饗松山.城市春戀」的重要儀式,位小朋友稜稜(鑽)轎腳後,獲一枚加持過的永保安康發財金獎勵。(陳明仁攝)
「2016錫口文化節─藝饗松山.城市春戀」活動,民眾先手持划槳先在陸上練行舟。(陳明仁攝)
「2016錫口文化節─藝饗松山.城市春戀」活動中,民眾划著獨木舟及天鵝船,親水體驗錫口河岸的美。(陳明仁攝)
「2016錫口文化節─藝饗松山.城市春戀」活動中,民眾划著獨木舟及天鵝船,親水體驗錫口河岸的美。(陳明仁攝)
松山地區於乾隆年間,古名為「錫口」。位於松河街四號水門處之錫口渡口,曾繁華鼎盛為松山地區錫口文化發展精華之起始港口。如今台北市政府為延伸藍色公路航線,興建錫口碼頭,而建於乾隆22年(1753年)的慈祐宮一直以來是錫口最重要的信仰中心,結合在地友善店家、歷史古蹟、文創及觀光產業,錫口碼頭鄰近彩虹橋、松山慈祐宮、饒河觀光夜市等特色景點,成為有吃有玩觀光新去處。
「2016錫口文化節─藝饗松山.城市春戀」活動,信眾依序鑽過轎底保平安。(陳明仁攝)
「2016錫口文化節-藝饗松山.城市春戀」活動,一位稚兒稜(鑽)轎腳後,獲一枚加持過的永保安康發財金,或許孩子不明白發財金的意義,但是母親的滿足的喜悅展現在臉上。(陳明仁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