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必知潛規則》公關溫拿揭職場最忌諱行為,犯了這個錯能力再好也要滾蛋

該開除員工還是留下,是身為主管必須抉擇的難題,然而甚麼錯誤是職場最忌諱的呢?(圖/取自pakutaso)

雖然我沒有真正自己當過老闆,但偶爾需要面試助理或帶領年輕夥伴。一直以來,我都算是個頗仁慈的主管,雖然要求嚴格,但對夥伴向來都是提攜、成全、不藏私。然而前幾年,我曾開除掉一位夥伴,坦白說,這個孩子是我歷任助手中相對聰明,學歷和外語能力也十分優秀的人才,我花費心思栽培她。但是,「聰明」並沒有保住她的飯碗。某幾次專案中,那孩子用撒嬌策略,向我的客戶討了一個沒有事先跟我商量的「特權」,爾後我知道那件事情,她的回應居然是「客戶都已經同意了,妳何必那麼在意」的態度,實在是個不太可愛的記憶。

經過幾次交辦任務無法配合的事件後,我們終止與她的合作。這樣看來,我很無情嗎?或許有人會這麼認為,但是對於我或品牌而言,「隱晦」是麻煩的大忌,可能衍生出八卦,也會成為我因未知而無法適時掌控的危機。當我沒有辦法改變這個情況,遠離就是唯一的解法。

或許你會反問:上一節不是提到開除並非最好的解決方案嗎?但這裡的差異是,我已經透過深刻的溝通來處理,但對方是否聽進去?確實明白這件事情的嚴重程度?就上述事件來說,隱晦所帶來的危機有下列幾點:

1.助理私底下與客戶溝通了什麼,我並不知道。假設其中產生某些潛規則,例如桃色糾紛、不當的金錢交易,那將會是我無法事先保護或察覺的危機。事情一旦發生,我會不會有連帶責任?當然會,因為那是我帶的人。

2.助理是否確實了解,在這件事上,她的問題是沒有「權柄觀念」。所謂權柄觀念,就是獲得上位者的同意、確認、授權之後,才執行任務。我們或許很聰明,知道如何處理事情,但組織當中,若有太多沒有經過授權就直接進行的項目,便難以控管,也無法做出風險評估的保護。

解僱那位助理數月後,某天我接到她的訊息,表達自己深刻思考那件事情,理解我當時的判斷原則,同時反省與檢討,找到問題。這讓我非常欣慰,因為她完全明白我的顧慮,這也保護了她,不論將來在任何環境裡,她都會記得這樣的事情所帶給她的成長,避免再次跌倒,而我也再度讓她回到團隊當中。

《聖經》裡有段故事是這樣的:「在最小的事上忠心的人,在很多事上也忠心;在最小的事上不義的人,在很多事上也不義。」於是,「主人說:『好,你這又良善又忠心的僕人,你在不多的事上有忠心,我要把許多事派你管理;可以進來享受你主人的快樂。』」

成全一個人成長,未必是不斷給予幫助和忍讓。父所愛的,父必管教。成長是會痛的,不見得都是舒舒服服的,我們面對突如其來的風暴,需要思考的是,在那不舒服的狀態裡,什麼是我們應當學會的功課,不要讓挫折只帶來憤怒,而是要找到這個挫折要給我們的禮物,那它就會成為一個化妝的祝福,成為生命的導師。 (相關報導: 馬雲竟在除夕夜炒掉資深主管!揭阿里巴巴管理術:能無情開除員工的老闆,才是真正「仁慈」 更多文章

《聖經》經文

「主雖以艱難給你當餅,以困苦給你當水,你的教師卻不再隱藏,你眼必看見你的教師。」(〈以賽亞書〉30:20)

職場用人心法

苦難從來不是生命的目的,如何勝過苦難才是目的。當遭遇某些不如意,必須思考這件事情要帶來的祝福是什麼,不要用宿命論的邏輯對自己說:「我就是倒楣,就是命不好!」那不是解決問題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