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以早期發現、接受治療時情況往往已經相當棘手的﹣膽囊癌

若現在被檢查出來有膽結石,最好依據醫師建議決定是否開刀移除膽囊。(圖/MIKI Yoshihito@flickr)

根據民國103年的癌症公報,膽囊及肝外膽管惡性腫瘤發生率排名於男性為第18位,在女性為第19位;而膽囊及肝外膽管惡性腫瘤的死亡率於癌症排名於男性為第15位,在女性則為第13位。

(圖 / 線上照護)
(圖 / 照護線上

肝臟有眾多功能,其中一樣是分泌膽汁,肝臟分泌膽汁後,膽汁會沿著膽道流向膽囊,經過濃縮後貯存在膽囊內。最常見的膽囊健康問題就是膽結石及膽囊炎,至於膽囊癌雖然並不那麼常見,但由於不容易早期發現,患者常到了膽囊癌比較棘手時才接受治療,預後並不好。知名作家趙寧亦是因膽囊癌過世。

(圖 / 線上照護)
(圖 / 照護線上

膽結石是膽囊癌最常見的危險因子,約有超過一半以上的膽囊癌患者是有膽結石的。但這裡還是要強調,多數有膽結石問題的患者並不會得到膽囊癌。但假使膽結石過大,或造成了膽囊的慢性發炎,就會升高膽囊癌的機率,像是當膽結石造成膽囊壁上累積鈣質沉積物,稱為瓷膽囊(Porcelain gallbladder)時,就與膽囊癌有更明確的關聯性了!

既然膽囊癌的發生常與膽囊慢性發炎有關,膽道變異也就成了另一樣危險因子。原本膽囊會由膽囊管接到總膽管,在總膽管進到小腸開口之前,還有一樣東西會加進來,就是帶著胰液的胰管。然而這些管路之間如果沒接好,或是開口受到阻塞,導致胰液從胰管回流到膽管或膽囊,在胰液刺激下,膽道膽囊的細胞可能會因此增生病變,容易增加了膽囊生病的機會。

膽囊癌的女性患者較多,體重過重的人也比較容易罹患膽囊癌,這兩者可能與膽結石的產生有所關係。還記得我們提到罹患膽結石的危險因子 – 4F嗎?forty(四十歲),fat(體重過重),female(女性),fertile(值生育年齡)這幾個因素。體重過重與女性這兩個特性也較容易罹患膽囊癌,但多數膽囊癌年紀超過65歲。因此也有研究認為,罹患膽結石20年後,可能會略為提高此人罹患膽囊癌的機率。

(圖 / 線上照護)
(圖 / 照護線上

膽囊位於腹腔內較深處,身體觸診難以發覺膽囊是否長了癌症,目前亦無法用單一抽血檢查知道罹患膽曩癌,因此,患者通常都是到了膽囊癌範圍變大,造成了不舒服症狀才會就診,才知道自己罹患了膽囊癌。

至於膽囊癌的症狀,並不是很有特異性,跟一般的腸胃不舒服或膽結石症狀很類似,像是上腹痛、有時會噁心嘔吐、脹氣、食慾下降、體重下降。可能會在右側腹部摸到腫塊,假使有黃疸症狀的話,代表膽囊癌已經造成膽道阻塞。

由於腹痛、腹脹這些症狀可能來來去去,一般來說患者很難早期發現自己生病了,但有少數患者是因為膽結石,接受手術移除膽囊,在病理檢查檢體時意外發現有膽囊癌!

(圖 / 線上照護)
(圖 / 照護線上

那在懷疑患者有膽囊癌時,醫師會怎麼安排檢查呢?還是要從抽血與影像檢查做起。抽血可以了解患者的肝臟功能及黃疸指數,若是黃疸指數異常升高,就要小心是肝臟或膽道出了問題。罹患膽囊癌時可能會讓癌症指數CEA和CA199升高,但其他癌症也有機會讓這些癌症指數升高,並不具有特異性。 (相關報導: 喝咖啡真的能抗癌?日本研究:不只能降低肝癌發生率,還有這些疾病也能有效預防! 更多文章

另外很重要的是用超音波、電腦斷層、核磁共振等影像檢查方式觀察膽囊的型態,藉此結果評估是否有癌症的可能、目前疾病的進展範圍、是否需要切片及研究後續可行的治療方式。

(圖 / 線上照護)
(圖 / 照護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