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行政院院長郝柏村將軍於3月30日病逝台北,他一生的地位獲得了海峽兩岸藍綠紅三方的共同肯定,確實是一位值得我們緬懷的英雄人物。站在民進黨的角度來看,他是位捍衛台灣免於遭受中共統治的國軍英雄,從國民黨的立場出發,他確保了經國先生去世後國家政權的和平轉移,是中華民國政治民主化的先鋒,就年共產黨也把他視為反對台灣獨立的夥伴。
或許也真的只有像郝柏村將軍這樣,經歷過對日抗戰與政府遷台歷史的老一代國軍元老,才能同時享有來自兩岸三個不同政黨的共同推崇。畢竟曾經與他在戰場上相互對峙的共軍元老早已離開人世,現今的中共官員基於中國人的倫理輩份,對郝柏村還願意抱持表面上的尊重。雖然如徐焰這樣的解放軍鷹派,早在2015年就已經因抗戰史觀的不同,對郝柏村大放厥詞不只一次了。
何以郝柏村院長,會在反對台灣獨立的同時,比其他往來於兩岸的退役將領更加遵守自己身為中華民國軍人的分際,絕對不為中共的對台統戰背書呢?或許這要從郝柏村將軍的一位遠房親戚,連陸軍第42集團軍司令郝鵬舉將軍的歷史有些關係。郝鵬舉將軍是誰呢?即便是精通抗日戰爭與國共內戰歷史的國人,也未必都知道這號人物。
1945年9月2日,郝鵬舉為遭中共殺害的OSS幹員伯奇舉辦喪禮,可以見到他手下和平建國軍第8方面軍的將士頭上佩戴德製M35鋼盔。(圖片由作者提供)
從約翰·伯奇被殺談起
第一次聽聞郝鵬舉將軍的名字,是就讀高中時閱讀美國海軍學院東亞和軍事史教授余茂春先生的著作《美國間諜在中國:美國檔案館絕密檔案》(OSS IN CHINA: Prelude to Cold War)開始的。抗戰勝利後不久,美國中央情報局的前身戰略情報局(Office of Strategic)約翰·伯奇(John Birch)上尉,率領一支由11名美國人、中國人還有朝鮮人組成的小隊經由徐州前往濰縣,準備解放關押在當地的盟軍戰俘。
西北軍出身的郝鵬舉將軍,為郝柏村院長的河南遠親。(圖片由作者提供)
徐州正是汪精衛政權淮海省的省會,當時擔任淮海省省長的郝鵬舉正是伯奇要接觸,並爭取合作的對象。結果伯奇還沒有接觸到郝鵬舉,就先在8月25日遭遇到了一支8路軍小分隊。此刻國共關係已經緊張,8路軍也基於美國駐華大使赫爾利(Patrick Jay Hurley)力挺國民政府的立場,對美軍的態度由太平洋戰爭末期的友善態度轉向敵視,要求伯奇解除武裝。
結果傳教士出身的伯奇,卻因為抗拒8路軍的繳械命令而慘遭槍殺,成為了首位死在共產黨人手中的美國軍官。後來經由周恩來出面向美軍駐華司令魏德邁(Albert C. Wedemeyer)將軍致歉,這段美國與中共在日本投降後10天內爆發的武裝衝突才平安落幕。伯奇的屍體也被就近移交給了改編為國軍新編第6路軍司令的郝鵬舉將軍,並在徐州為這位美國二戰英雄進行了簡單的葬禮。
(相關報導:
「沒貪污過的舉手?」趙少康曝郝柏村當年一句話,讓在場官員全安靜
|
更多文章
)
當時年少無知的筆者,對於抗日戰爭及國共內戰的歷史所知有限,卻對參加過1996年總統副總統大選的郝柏村院長大名略有耳聞,畢竟自己曾隨母親參加過林洋港的造勢活動。所以第一次看到郝鵬舉這個名字時,腦海裡一瞬間出現了「郝鵬舉有沒有可能是郝柏村親戚,哪怕不是近親也是遠親」的想法,畢竟姓郝的中華民國軍事將領,也真的是不算是太常見到。
後來隨著對中國近代史的知識量累積越來越多,筆者就越覺得「郝鵬舉是郝柏村親戚」的說法經不起考驗。首先郝鵬舉是河南靈寶人,郝柏村則是江蘇鹽城人,光這一點兩個人就綁不到一起了。其次則是郝姓的中華民國將領還真的不是只有郝鵬舉和郝柏村,還有忻口戰役中陣亡的郝夢麟將軍。相信比起當過「偽軍」的郝鵬舉,郝柏村應該更欣賞的是郝夢麟。
不過親戚血緣這種事情,還真的不是想選就可以選的。筆者年少無知時一閃而過的假設,居然在2017年3月18日對郝柏村院長的第一次訪談中獲得證實。郝柏村當著筆者的面,主動告知郝鵬舉是他一位「沒有見過面的遠親」,讓筆者大感訝異,真恨不得找出一台時光機回到1998年的洛杉磯,告訴當時的自己「好小子,你真的猜對了!」
2017年3月18日,筆者在台北訪問郝柏村院長,並從他口中親耳聽到郝鵬舉將軍是他遠親的那段歷史。(圖片由作者提供)
「變節」成性的郝鵬舉
然而郝鵬舉的名聲,在中國大陸的史料裡面稱得上是臭不可聞,擁有「倒戈將軍」的外號。1903年出生河南省閿鄉縣郝家象的郝鵬舉,早期是西北軍大家長馮玉祥的手下愛將,曾經在「第一次國共合作」的背景下被送往蘇聯烏克蘭基輔兵種混成幹部學校受訓,學習了現代化的砲兵知識。郝鵬舉畢業回國後,深感繼續追隨馮玉祥沒有前途,居然在1930年中原會戰期間倒戈投效了蔣中正。
對日抗戰爆發後,郝鵬舉一度獲得胡宗南將軍啟用,擔任戰時工作幹部訓練團第4團總隊長、第34集團軍第27軍參謀以及陸軍官校第7分校的少將總隊長等職務。然而部隊的教育工作與參謀作業,已經滿足不了一心想帶兵打仗的郝鵬舉將軍,認為這是黃埔系人馬在壓制西北軍出身的自己。於是郝鵬舉在得知汪精衛正在組織軍隊的消息後,就跑到南京投效了親日的國民政府。
郝鵬舉一加入南京國民政府,就靠成功遊說蘇魯皖邊區游擊副總指揮李長江加入汪精衛政權而獲得信任。過去陸軍官校第7分校的經驗,也讓郝鵬舉成為協助汪精衛重建軍事教育體系的不二人選,奉令出任中央陸軍將校訓練團的教育長。到了1943年秋天,他終於如願以償的被指派出任蘇淮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正式得到了屬於自己的地盤。
1944年2月1日,南京國民政府又以蘇淮特別行政區為基礎,成立了行政範圍涵蓋江蘇省北部銅山縣、東海縣、碭山縣、蕭縣、沛縣、邳縣、睢寧縣、宿遷縣、沭陽縣、贛榆縣、豐縣、泗陽縣、淮陰縣、漣水縣、灌雲縣、淮安縣、阜寧縣與安徽省北部宿縣、靈璧縣、泗縣及亳縣的淮海省,並由行政長官郝鵬舉直接出任該省省長。
值得一提的是,淮海省轄下的阜寧縣便是郝柏村的故鄉鹽城,而郝柏村從軍報國之後,他的父母親和弟弟妹妹仍留在鹽城老家,所以郝鵬舉在某種意義上也曾當過郝柏村家人的父母官,兩人其實還稱得上是有緣分。不過鹽城的實際控制權,一直被掌握在中共新4軍的手中,郝柏村的家人沒有辦法得到郝鵬舉什麼照顧,老父親郝緒齡還在遭受了多次政治鬥爭之後,不幸於1944年病故。
(相關報導:
「沒貪污過的舉手?」趙少康曝郝柏村當年一句話,讓在場官員全安靜
|
更多文章
)
日軍要求汪精衛成立淮海省的目的,是希望和平建國軍能更有效率的管制新4軍在蘇北發展,但是郝鵬舉手下的徐州綏靖公署的32師與33師,卻對鎮壓抗日游擊隊毫無興趣,反而更樂於往來上海大搞走私活動。此舉一度引起汪精衛的怒火,想要將對掃蕩中共毫無作為的33師裁撤掉。可郝鵬舉卻威脅汪精衛,如果敢裁撤掉33師,他就要率領淮海省「脫離中央」。
最後為了安撫郝鵬舉,汪精衛只好又給了他一個第8方面軍的番號,組建了一支擁有四個野戰軍戰力的部隊。等到日軍即將投降之際,郝鵬舉又迅速與戴笠的軍統局取得聯繫,保證將隨時「反正」回歸重慶國民政府,配合盟軍對蘇北皖北地區的反攻。於是就有了前面提到的,約翰·伯奇試圖與郝鵬舉建立聯繫,卻在途中慘遭共軍殺害的悲劇發生。
重新投效國民政府,取得新編第6路軍番號,稱得上是郝鵬舉生平當中的第三度「變節」。不過看到國民政府背後的美利堅合眾國,擁有如B-29超級空中堡壘那般現代化的武器,郝鵬舉或許一度相信自己這輩子不會再有第五次的「變節」了。然而戰後返回蘇北的國軍將士,卻都知道郝鵬舉有過背離長官胡宗南將軍的紀錄,對他自然是不敢完全信任的。
見證國軍收編郝鵬舉部隊歷史的高澤沛老上校。(圖片由作者提供)
「倒戈將軍」的末日
郝柏村的學弟,陸軍官校第15期畢業的高澤沛上校,於抗戰勝利後進入中國陸軍總司令部編訓署任上校參謀。中國陸軍總司令部參謀長的蕭毅肅交付給他的第一項任務,就是將孫良誠的和平建國軍第2方面軍與郝鵬舉和平建國軍第8方面軍改編為國軍。高澤沛上校深知郝鵬舉兩面三刀的個性,建議將他手下的四個野戰軍縮編為三個師。
實際上,郝鵬舉手下的竇光殿、乜廷賓、潘干臣與徐繼泰,都在抗戰末期由新4軍或8路軍發起的大反攻中消耗殆盡,早就沒有四個軍的實力,高澤沛的判斷被視為合理的。結果郝鵬舉直接威脅起蕭毅肅的上司何應欽將軍,表示如果不給他保留四個師的編制,就要率領新編第6路軍投靠共產黨,所以最後國軍也就只能如他所願。
然而郝鵬舉在中共地下黨人的煽動下,終究還是懷疑中央政府將追究自己抗戰期間當「漢奸」的責任,結果又於1946年1月5日投效新4軍,並變更番號為中國民主同盟軍。此為郝鵬舉人生當中的第四度「變節」,可是在強調「黨指揮槍」的共軍體系裡,像他這樣「舊軍隊」出身的武夫是不會得到重用的,更不可能被賦予兵權。
於是到了1947年1月27日,他又以逮捕中共政治委員朱克靖的方式締交「投名狀」,重新回到國軍體系並擔任第42集團軍司令。已正名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華東野戰軍的新4軍,隨即在陳毅指揮下向郝鵬舉發起大規模進攻。戰爭於2月6日展開,短短不到一天的時間就以第42集團軍全軍覆沒,郝鵬舉將軍為共軍俘虜收場。
高澤沛上校還記得,當時他在國防部工作,曾從無線電上聽到郝鵬舉將軍的求救訊息。然而國防部裡的長官們,卻大多認為郝鵬舉是「漢奸敗類」死有餘辜,都不願意回應第42集團軍尋求空中支援的要求。看在黃埔系的長官眼中,P-51野馬式戰鬥機只能用於支援中央軍嫡系部隊,由「偽軍」改編來的雜牌軍放著被殲滅也沒有關係。
重新回顧這段歷史,高澤沛上校強調自己早已勸告國軍必須裁撤郝鵬舉的兵力,但他的勸告卻沒有為長官們所接納,最終導致四個師的所謂「自新軍」投效了共產黨。等到郝鵬舉回歸國軍陣營後,大家又對遭到圍困的他坐山觀虎鬥,固然是出了一口惡氣,卻讓陳毅他們在華東站穩了腳跟,為接下來張靈甫的全軍覆沒埋下伏筆。
(相關報導:
「沒貪污過的舉手?」趙少康曝郝柏村當年一句話,讓在場官員全安靜
|
更多文章
)
所以高澤沛上校坦承,國軍在內戰中的失敗輸得並不冤枉,仿佛決策階層毫無戰略大局觀。郝鵬舉在被俘虜以後,陳毅對遭擊敗的他狠狠的數落一般,並當著他的面寫了一首「教爾作人不作人,教爾不苟竟狗苟,而今俯首爾就擒,仍自教爾分人狗」的詩詞。陳毅本來不打算殺死郝鵬舉,而是要把他送到後方接受「思想改造」。
此刻郝鵬舉似乎明白了何為「思想改造」,於是在押送途中試圖逃跑,結果被關押他的衛兵發現,落得一個遭到擊斃的悲慘下場。前前後後,郝鵬舉共計改變效忠對象五次,被視為比「三家姓奴」呂布還卑劣的「五家姓奴」,在海峽對岸幾乎沒有正面評價。以傳承黃埔精神自居的國軍官兵,對於這位先後當過「偽軍」與「共軍」的老將更是毫無感情可言。
陳毅對郝鵬舉的態度,應該可以告訴許多想要靠中共賺取政治利益的深藍人士一句話,那就是「你們可以過來,但我不一定要你們」。
陳毅對郝鵬舉的態度,應該可以告訴許多想要靠中共賺取政治利益的深藍人士一句話,那就是「你們可以過來,但我不一定要你們」。(圖片由作者提供)
郝柏村院長的可貴
直到郝院長今年3月30日去世為止,他留下的都還是一個黃埔愛國軍人的形象,並得到了兩岸的共同肯定。蔡英文、蘇貞昌與施明德,從不同角度上肯定郝柏村讓台灣免於中共統治不說,就連中共也因為他頑強捍衛中華民國的立場而給予敬意。縱然也有不少深綠網民與大陸五毛,甚至解放軍鷹派持續對郝院長出言不遜,但動搖不了他中華民國捍衛者的絲毫地位。
是否是受到郝鵬舉的悲慘下場,讓他體悟到捍衛中華民國的重要性,從而對中共統戰抱持強烈的質疑態度?對此筆者已經無法考據!不過可以肯定的是,郝柏村代表的是中華民國最偉大的世代,那一群衝在最前線抵禦日本侵華的黃埔軍校生,自然對蔣委員長還有他所代表的自由中國有不可動搖的忠誠。這樣的情懷在戰後成長於台灣的退役將領身上,確實是比較難以看到。
哪怕是那些在大陸就已經從軍,但是卻沒有趕上抗戰,卻只參加了國共內戰的軍人身上,其實也看不到。沒有投入過民族聖戰的他們,出於對大陸同胞的愧疚感,到了晚年也相當容易在立場上靠攏對岸。就筆者的訪談經驗來看,只有像郝柏村這樣真正參加過抗戰,並且抵抗過共產黨「解放台灣」的老軍人,才會對中華民國有如此深厚的感情。
當今許多前往中國大陸交流,為了聯合中共反對台獨,卻連自身中華民國立場都放棄的退役將領,反而像極了郝鵬舉將軍。其實就許多老一代來台外省人的回憶,郝鵬舉將軍並不是極惡之人,他對部下的生活十分照顧,也會為遭到新4軍清算的蘇北大戶(如郝柏村之父)們提供保護,可最大的缺點就是缺乏中心思想。
或許郝鵬舉如當今許多退役將領,認為馮玉祥、蔣中正、汪精衛與毛澤東都是中國人,為哪一個服務都不違反中華民族主義。可是這樣的思想,無論在強調「黨指揮槍」的中國共產黨,還是在走向軍隊國家化的中華民國國軍裡都是不見容於人的。更何況郝鵬舉為了向蔣中正表忠,還出賣了過去一起留學蘇聯的朱克靖給國軍,並導致後者慘死於監獄之中,就更難為中共所原諒了。
從中共對待郝鵬舉和郝柏村的不同態度來看,顯然有中心思想的人,即便是反共者還更能得到尊重。更何況今日許多主張聯合中共對抗台獨的退役將領或者深藍支持者,在白色恐怖時代還和郝鵬舉一樣有過迫害中共黨員和左翼份子的「前科」,他們的行為更將遭到中共的鄙視。退役將領們,請一定要以郝柏村將軍為榜樣,以不卑不吭的態度面對中共,才能得到兩岸人民的真正推崇。
否則等到哪一天,中共發現直接與本土人士對話比和老國民黨談判更有利於其對大陸的執政,退役將領與深藍人士早晚要被拋棄。搞不好哪一天,「教爾作人不作人,教爾不苟竟狗苟,而今俯首爾就擒,仍自教爾分人狗」這句話,被中共拿來辱罵國民黨人的畫面,也不是沒有再度上演的可能!可惜在中國國民黨的歷史上,郝鵬舉這樣的人永遠是比郝柏村還要多的。
(相關報導:
「沒貪污過的舉手?」趙少康曝郝柏村當年一句話,讓在場官員全安靜
|
更多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