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新聞》忍了一年,何壽川「報復」吹哨者張晉源?

何壽川因三寶超貸案,成為唯一一位被收押的在位金控董座。(柯承惠攝)

九月二十三日,永豐金大動作召開記者會,以「賤賣」永豐銀美國子行遠東銀行(FENB)為由,對遠東銀行專案小組負責人張晉源提告,並對財務顧問摩根士丹利未盡顧問職責,導致公司及股東權益嚴重受損,向其求償六九二八萬美元(約新台幣二十一億元),震驚金融業。

當天在召開記者會之前,仍在永豐金擔任資深副總的張晉源,進出公司的磁卡突然被消磁、司機與座車被收回;雖然永豐金說薪水照付,但九月二十五日,張晉源的辦公室被上封條,連自己的辦公室都進不去,這是金控對高階經理人少見的做法。

門禁卡被消磁,辦公室被上封條

永豐金對張晉源提出四大質疑:

永豐金在資深副總張晉源辦公室貼封條,為金融圈少見。(新新聞資料照)
永豐金在資深副總張晉源辦公室貼封條,為金融圈少見。(新新聞資料照)

一是隱匿FENB的「遞延所得稅資產」及「備抵呆帳迴轉價值」,合計共新台幣二十一.五億元,誤導永豐金董事會,導致交易價格被低估。

二是競標到三輪時,美國保富銀行想再競標,張晉源卻不願與對方見面。

三是明知美國國泰銀行(Cathay)於二○一六年六月三十日的董事會通過本交易案,卻聲稱買賣雙方須在同年七月八日同一天召開董事會通過此案,不顧當日是颱風天放假,且董事長何壽川當天不在國內。

四是,張要求以私人信箱討論此交易案,卻不願交出私人信箱郵件。以上都不符常規交易。

當晚張晉源在臉書上發出五點聲明,FENB財報是經董事會審議,財務資訊均充分揭露;FENB出售是採包裹式競標,買家不會對個別資產出價;出售FENB的董事會召開日期,由雙方投資銀行協商建議,當出現颱風訊息後,人不在台灣的何壽川仍拍板在七月八日召開;雖然何沒有親臨董事會,但他仍要求董事會成員支持此交易案;透過非公用郵件,是永豐高層多次進行併購的做法。

據瞭解,一六年七月八日董事會當天,是由永豐金前總經理游國治宣讀時任永豐金董事長何壽川的意見,何認為FENB難與母行業務連結或共同發展,於○七年時就有出售計畫,且當時「(美國)國泰銀行高層多次來訪,才促成該交易。」何壽川以書面意見表示。

等復仇時機,何壽川隱忍一年?

一四、一五年間,不僅美國國泰銀行有興趣,中國工商銀行也向何壽川表達想買FENB的意願。於是一五年時,何壽川指示張晉源組成專案小組,由摩根士丹利擔任財顧、資誠會計師事務所擔任價格合理評估者,廣發十五張邀請函。

在第一輪競標時,只有美國國泰、中國工商及美國保富銀行(Preferred Bank)三家出價,由較高價的國泰與保富進入第二輪競標,再由最高價者國泰進入第三輪獨家議價,最後國泰以總價三.四億美元得標,共約新台幣一一四億元,溢價一.三五倍。

進行到第二輪議價期間,有一家台灣金控業的美國子行一度考慮參與,但徵詢摩根士丹利標價後,認為「這個價格太高估」而放棄競標。

永豐金指控在投標至第三輪時,張晉源不給保富出價,也避不見面。「保富有進入第二輪競標,但第二輪保富出價輸給國泰,才由國泰進入第三輪獨家議價。」「這一切符合投行程序。」「保富投標輸人,如果我私下見,就違反商業道德。」張晉源解釋說。 (相關報導: 「吹哨者」張晉源被控背信、遭停職處分 顧立雄:會請永豐金說明 更多文章

一七年交割後,「永豐銀的信評也因此提高,這宗在當時被視為成功的交易案,如今卻變成『弊案』,就是對我揭發金融弊案的報復。」張晉源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