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是出了名的推特(Twitter)狂人,從他的行程活動、對時事的意見,到跟總統蔡英文通電話,他都會公布在推特上。此外,他也特別喜歡在推特上筆戰,攻擊對手和反對者,因此在競選期間曾被總統歐巴馬酸說:「連自己推特帳號都管不好,核彈密碼可以交給這種人嗎?」。《紐約時報》蒐集川普過去11個月來、超過1萬4000條推文,發現他每9則推文中就有1則是在罵人。
Brilliant @KevinQ charts of who Trump insults on Twitter: the foil changes depending on his needs https://t.co/5xeH2vZsb8 pic.twitter.com/o6N5idF1GO
— Emily Badger (@emilymbadger) 2016年12月6日
《紐時》編輯奎利(Kevin Quealy)發現川普發推特文的模式,在他當選後也沒有改變。首先川普會先選定幾個主要敵人,發動攻擊,直到他們不再對他構成威脅才停止。他的攻擊可以持續數星期甚至數月。此外他們發現,在過去兩年中,川普的攻擊推特中,每三次就有一次是針對他的初選對手共和黨的傑布.布希(John Ellis Bush, Jeb Bush)、魯比歐( Marco Rubio)、克魯茲(Ted Cruz)以及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希拉蕊.柯林頓(Hillary Clinton),顯示他的攻擊火力相當集中。

若以此推論,未來川普推特的新目標可能是民主黨領導人,也可能是共和黨的國會領袖,甚至可能是其他國家及他國領導人。從分析數據來看,目前他主要還是在攻擊主流媒體,如CNN、紐時等。
川普打擊面廣 攻擊議題經常變動
另外,分析川普的攻擊主題相當廣泛,從對新聞事件的批評、反擊媒體對他的報導,這些推文很快地會吸引注意,接著他又開始攻擊另外一個議題。他也會以「打游擊」的方式採取攻擊,例如他批評共和黨大老馬侃(John McCain)、民主黨左翼反華爾街大將華倫(Elizabeth Warren)就是這種方式。
The very foul mouthed Sen. John McCain begged for my support during his primary (I gave, he won), then dropped me over locker room remarks!
— Donald J. Trump (@realDonaldTrump) 2016年10月11日
川普批馬侃:嘴巴吐不出象牙的參議員馬侃,初選時哀求我的支持,我挺他,他贏了。如今他為了一些更衣室的談話要撤回支持。
Goofy Elizabeth Warren, sometimes referred to as Pocahontas, pretended to be a Native American in order to advance her career. Very racist!
— Donald J. Trump (@realDonaldTrump) 2016年6月11日
川普批華倫:愚蠢的華倫,有時被稱為「印第安公主」(華倫稱自己有美洲原住民切羅基人血統),為了讓事業更上一層樓,竟然假裝是原住民。超級種族歧視! (相關報導: 川普的美國》對抗與日俱增的仇恨犯罪 猶太人和穆斯林大串聯! | 更多文章 )
砲火集中攻擊主要敵人

川普的「丟泥巴戰略」在他初選攻擊黨內對手最明顯,首先,他先攻擊最有機會出線的前德州州長傑布.布希,說他又弱、又無力。當他退出後,川普又將砲口對準參議員盧比歐,批他不是當總統的料,盧比歐退出後,他的目標就變成德州參議員克魯茲。隨著初選結束,很明顯的可以發現川普攻擊對象變成希拉蕊,攻擊推特的數量也暴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