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蘭18日舉行總統大選首輪投票,根據出口民調,親歐盟(EU)的中間派候選人佐薩斯科斯基(Rafal Trzaskowski)領先右派反對黨支持的候選人納夫羅茨基(Karol Nawrocki),這本是預料中的結果,但令人意外的是,佐薩斯科斯基的領先幅度相當小。
益普索(Ipsos)民調顯示,佐薩斯科斯基的得票率為30.8%,納夫羅茨基則是29.1%,但在選前民調中,佐薩斯科斯基曾大幅領先。《經濟學人》指出,這樣的結果對總理圖斯克(Donald Tusk)政府來說並非一個好消息,因為他們正指望佐薩斯科斯基勝選,以此推動卡關已久的改革。
由於沒有候選人得票率超過50%,將會進行第二輪決選。佐薩斯科斯基是圖斯克領導的中間偏右政黨「公民議壇」(Civic Platform)的副主席,將在6月1日與納夫羅茨基一決勝負;後者為民族主義歷史學家,獲得「法律與正義黨」(PiS)支持。其他候選人多為小黨代表,包括集合了川粉、自由意志主義者與歐洲懷疑派的極右翼政黨「聯盟黨」(Konfederacja),該黨候選人門岑(Slawomir Mentzen)以15.4%的得票率排名第三;而以散佈反猶太陰謀論聞名的歐洲議會議員布勞恩(Grzegorz Braun)則拿下6.2%。正式開票結果預計會在19日出爐。
總統大選為何重要?
雖然波蘭總統的權力不像美國或法國總統那樣大,但也不只是個象徵性角色而已。他可以否決法案、任命法官與外交大使。雖然總統無法單方面推動新政,但可以讓政府施政卡關——這點圖斯克應該非常清楚。圖斯克領導的聯合政府於2023年上台後,經常與現任總統杜達(Andrzej Duda)對槓。杜達與「法律與正義黨」(PiS)關係密切,根據《經濟學人》,自圖斯克政府上台以來,杜達已經否決或阻擋約24項法案,其中包括司法改革法案;這些法案原意是要清除PiS執政期間(2015-2023)安插的政治人馬。由於擔心遭總統否決,政府不得不暫停一些其他的改革。

2025年5月18日。華沙市長兼總統候選人佐薩斯科斯基(Rafal Trzaskowski)在波蘭桑多梅日(Sandomierz)的大選之夜慶祝出口民調結果。 (AP)
如果佐薩斯科斯基當選,圖斯克政府就可以突破僵局,推動包括司法改革在內的計畫。目前波蘭司法體系中有大量法官是前「法律與正義黨」政府透過偏頗程序任命的。媒體也可能被整頓,PiS執政時曾把國營媒體變成宣傳機器;PiS則指控「聯盟黨」也在做一樣的事。佐薩斯科斯基還承諾將支持放寬由PiS主導、在2020年通過的幾乎全面禁止墮胎的法律。
(相關報導:
波蘭總統准了!耗費5千億興建首座核電廠,不過還需歐盟點頭
|
更多文章
)
但《經濟學人》指出,就算總統換人當,圖斯克政府的改革也不會完全順利。該聯合政府由保守派、自由派、左派與綠黨組成,在墮胎、同性伴侶、住房政策,以及政府是否該贊助天主教會等議題上意見分歧。波蘭記者史坦基維茲(Andrzej Stankiewicz)點出圖斯克政府的一大困境:「這個聯合政府的共通點就是反對PiS,除此之外很難有什麼共識。」圖斯克政府上台已17個月,當初選舉期間開出的政治支票,至今很多都還沒兌現,正因如此,該政府現在只有39%的滿意度;而納夫羅茨基和「法律與正義黨」也抓住這點,想把此次的大選操作成對圖斯克政府的公投,這也將成為他們在第二輪投票的主要訴求。
若想知道這場選舉到底有多關鍵,不妨試想一下:如果納夫羅茨基贏了,那對圖斯克政府將會是個重擊,甚至可能是致命一擊,反觀「法律與正義黨」便有望在2027年國會大選中捲土重來,而圖斯克的聯盟可能會開始瓦解,比如農民導向的「波蘭人民黨」(Polish People’s Party)恐怕會選擇退出。歐洲外交關係委員會的布拉斯(Piotr Buras)表示:「這會讓圖斯克的整個改革計畫陷入危機,他的政治生涯也可能會因此結束。」
就算最糟的情況沒有發生,波蘭的政治也會變得更分裂。與杜達共事雖然困難,但杜達有時還會在重要議題上與「法律與正義黨」(PiS)劃清界線;但納夫羅茨基可能不會如此,一位政府官員說:「如果他當選,我們會被PiS和聯盟黨緊追不放。納夫羅茨基一旦進了總統府,就會像推土機一樣,幫PiS掃除重返執政的障礙。」智庫「政治洞察」( Polityka Insight)的勃賓斯基(Andrzej Bobinski)也認同,納夫羅茨基會是完全不同的「合作夥伴」。
親歐盟VS懷疑歐盟
根據《經濟學人》,納夫羅茨基選在團結工聯(Solidarity movement)的發源地——格但斯克造船廠(Gdansk shipyards)——舉行大選之夜的集會。隨著票數揭曉,全場歡呼鼓掌;被稱為「未來總統」的納夫羅茨基呼籲表現出色的門岑在第二輪投票支持他,並在集上會高呼:「我們都想要一個主權獨立、富裕強大、安全穩定的波蘭。」

2025年5月18日。波蘭國家右派「法律與正義黨」支持的總統候選人納夫羅茨基(Karol Nawrocki)在格但斯克造船廠(Gdansk shipyards)宣佈首輪投票的出口民調時向支持者揮手致意。 (AP)
與此同時,在桑多梅日(Sandomierz),佐薩斯科斯基與他的支持者們就顯得沒那麼振奮,他向與會的民眾說:「這結果顯示我們要更加堅定、更加努力。」原本外界普遍看好佐薩斯科斯基會在第一輪高票領先,但現在情勢已經逆轉,如果把納夫羅茨基和其他極右派候選人的得票加總,右派整體的支持率接近52%。布拉斯說:「這對整個右翼來說,是很棒的結果。佐薩斯科斯基在第二輪將處於劣勢。」
一位名叫卡塔任娜(Katarzyna)的華沙選民告訴《經濟學人》,她支持佐薩斯科斯基,是因為她不想看到懷疑歐盟的人入主總統府:「我投的是對歐盟的支持票,我無法想像波蘭離開歐盟。」但納夫羅茨基的支持者則希望波蘭與歐盟的關係不要那麼緊密,他們認為圖斯克已經把波蘭的主權交給歐盟的「聯邦主義者」以及德國。
前總統卡臣斯基(Lech Kaczynski)曾誣陷圖斯克是「德國間諜」,這個沒有根據的指控卻成了「法律與正義黨」(PiS)支持者的信仰。雖然PiS不主張退出歐盟,但希望重塑歐盟架構、取消很多政策。PiS前副總理葛林斯基(Piotr Glinski)曾表示:「歐盟的綠色新政簡直瘋了,這些歐洲政策可能會讓我們滅亡。」
在國防議題上,納夫羅茨基和佐薩斯科斯基的立場一致,都支持將軍費提高到GDP的5%;他們也都堅決支持烏克蘭對抗俄羅斯。外交上,納夫羅茨基試圖展現他與川普(Donald Trump)的關係更好,他在5月初才剛被川普邀請至白宮;相對地,佐薩斯科斯基曾任歐洲事務國務秘書,與布魯塞爾高層的關係良好。
不過《經濟學人》也強調,波蘭人對川普、甚至對美國的態度正急速惡化。波蘭過去是歐盟中最親美的國家之一,但一份新民調顯示,川普上任3個月後,只有31%的波蘭人對美波關係感到滿意,與2023年相比下降了49個百分點。同份調查也發現,波蘭人對美國的好感度創下歷史新低。

2025年5月18日。選民在華沙舉行的波蘭總統選舉第一輪投票中投票。(AP)
這場選戰的關鍵或許仍落在門岑和他的支持者們身上,根據《經濟學人》,他們大多是年輕的自由意志主義者、極右派和反移民。雖然「聯盟黨」與「法律與正義黨」在理念上較接近,但這些選民未必會全數轉向支持納夫羅茨基,畢竟兩黨在經濟政策上意見不合,後者偏向由國家主導;其中不少人可能會在第二輪中選擇不投票。無論如何,佐薩斯科斯基都將面臨一場硬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