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紅海深潛》背後的真實故事:以色列特務如何從非洲救出數以萬計的猶太人

(BBC中文網)

「紅海之濱阿羅斯,與世隔絶桃花源」,這是阿羅斯(Arous)度假村廣告小單張上印著的字眼,還說這裏是「蘇丹沙漠裏的潛水度假中心」。但是這個旅遊勝地其實是以色列特工的一個基地,正在執行一項特殊任務。Netflix從這個鮮為人知的營救行動中獲得靈感,最近推出驚險電影《紅海深潛》——真實事件的曲折情節在很多方面都更加引人入勝。

廣告宣傳單顯示的是陽光燦爛的海灘、排列整齊的白色度假小屋、笑容滿面的一對男女穿著潛水服、各式各樣的熱帶魚等;廣告詞寫道:這裏有「世界上最美好最清澈的海水」,夜幕降臨「遠處的風景漸漸褪色,天穹閃爍數不清的星星,懾人心魄」。

阿羅斯村,被一串漂亮的珊瑚礁環繞,附近還有廢棄的船體,看上去絶對是潛水迷們夢寐以求的地方。

這份廣告宣傳單印刷了成千上萬份,在歐洲各大專業潛水旅行社裏派發。所有的遊客訂單都通過在日內瓦的一個辦公室。隨著名氣越來越大,有數以百計的遊客到阿羅斯村去度假。

應該說,從外地前往度假村的路途很遠。不過一旦到了沙漠裏的這個綠洲,遊客們享受到的設施、水上運動、深海潛水和豐富的美食美酒都是一流的。度假村的訪客留言簿上,全是讚美之詞。

Arous brochure

蘇丹國際旅遊公司也很高興。他們把這個地方租給了一些自稱是來自歐洲的創業人士。這些人的創業闖勁給蘇丹帶來了最早的一批外國遊客。

然而,唯一的問題是,無論是度假村的遊客還是蘇丹當局都被蒙在鼓裏:這個紅海之濱的潛水度假村其實是個幌子。

1980年代初,在長達4年多的時間裏,這個度假村是一個由以色列情報機構摩薩德設立和經營的偽裝公司。

摩薩德利用這裏掩護一次特殊的人道救援任務,營救數以千計被困在蘇丹難民營中的衣索比亞猶太人,將他們送到以色列。而蘇丹是一個敵對的阿拉伯國家,所以行動必須絶對保密,無論是在蘇丹還是在以色列國內都不能被任何人發現。 

蓋德·西姆隆是當時在度假村中工作的一名以色列特工。他說:「行動屬於國家機密,對誰都不能說。即便我的家人也不知道。」

在阿羅斯度假村,以色列特工利用這些小船為遊客提供服務,也利用這些小船營救猶太人。在阿羅斯度假村,以色列特工利用這些小船為遊客提供服務,也利用這些小船營救猶太人。

衣索比亞猶太人,又被稱為貝塔以色列人,他們的起源撲朔迷離。

幾百年來,有一條重要理論認為,這些人是古代以色列王國其中一個流失部落的後裔,他們的祖先曾陪同示巴女王和所羅門王的兒子大約在公元前950年回到衣索比亞,同時還秘密攜帶去了猶太人的聖物「約櫃」(Ark of the Covenant)。還有人認為,他們是為逃避古以色列發生的內戰而最終流落到衣索比亞的,或者是公元前586年耶路撒冷的猶太神殿被毀後而被迫逃亡的。

1970年代初,以色列宗教領袖首席拉比確認了貝塔以色列人的身份:他們是古代以色列王國流失的10個部落之一,他們在公元前8世紀古以色列王國被侵犯之後就從歷史上消失了。

這些衣索比亞猶太人一直遵循猶太教經書《托拉》,信仰猶太教,在猶太教堂裏祈禱。但是他們與其他猶太人隔絶分離了上千年,他們還以為自己是世界上最後剩下的猶太民族。 (相關報導: 歷史上的今天》12月15日──納粹「最終解決方案」劊子手艾希曼 在耶路撒冷遭判死刑 更多文章

1977年,一名衣索比亞猶太人弗雷德·阿克倫姆因「反政府活動」(他被懷疑同情反叛武裝並鼓勵猶太人移居以色列)被衣索比亞當局通緝,他與很多衣索比亞難民一起,為了躲避內戰和越來越嚴重的饑荒,越過邊境到了蘇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