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護人力成本提高 「買不起的是家屬跟政府」

面對國內照護人力極度缺乏現況,業者擔心,居服員薪資成本若完全反映在收費上,最後埋單的將是家屬與政府。(資料照,陳明仁攝)

為了鼓勵照護人力投入長照2.0,衛福部近日將調高居家服務的收費標準,每小時收費250元、月薪3萬元的標準已呼之欲出,然而,面對國內照護人力極度缺乏現況,業者擔心,居服員薪資成本若完全反映在收費上,最後埋單的將是家屬與政府,台灣老人福利機構協會榮譽理事長賴添福表示,由於低收入戶的居家與機構照護費用,係政府全額補助,「照護人力成本提高,最後買不起的,將是家屬跟政府。」

照服員就業 最高18個月可領10.8萬元

長照2.0政策明年正式上路,但國內照護人力仍面臨龐大人力缺口,勞動部為了讓更多人力投入照顧服務工作,明年度除了編列3億元,辦理照顧服務員職前訓練課程外,目前也擴大辦理「缺工就業獎勵」措施,凡失業勞工經諮詢推介且受僱於社區式日照中心或居家照顧服務提供單位從事照顧服務工作,連續受僱達30日以上,可依規定申請就業獎勵,獎勵金額每月5千元至7千元,最長發給18個月,最高可領10萬8千元。

不過,上述缺工就業獎勵,仍無法翻轉就服員低薪現象。

台灣7縣市長照團體所組成的「打破長照共產主義行動聯盟」,日前在總統府前抗議,呼籲政府尊重市場服務收費自由協商原則,取消政府對長照機構收費標準的核定權,長照2.0制度應該直接補助失能者照顧家庭,而不是直接補助委外招標得標的單位,應該給失能者服務的選擇權。

20161120-長照團體「長照2.0遺棄重度失能者」抗議活動.全國各地長照機構團體.失能者家屬等北上齊聚凱道發聲.(陳明仁攝)
台灣7縣市長照團體所組成的「打破長照共產主義行動聯盟」,日前在總統府前抗議,呼籲政府尊重市場服務收費自由協商原則,取消政府對長照機構收費標準的核定權。(資料照,陳明仁攝)

機構長照業者的不滿,不僅僅在於政府在長照2.0政策,對安養機構補助付之闕如,業者同時也擔心,政府調高照護服務費,從每小時200元調高至250元後,國內有限的照護人力,可能會從養護機構,移轉到政府推廣的「巷弄長照站」等社區型長照機構,並且帶動照服員薪資的全面提高。

未來照護服務費250元 民眾自付額提高至75元

賴添福表示,不管是居家照護或是巷弄長照站的日間照護服務,政府對於中低收入戶以外的一般民中,補助照護費用的7成,目前一小時200元的照護服務費,衛福部明定照服員時薪不得低於170元,剩餘的30元則業者的行政管理費等支出,未來如果提高到250元,民眾的自付額將從每小時60元提高至75元。

台灣老人福利機構協會榮譽理事長賴添福(取自鑫藝管理顧問公司網站)
台灣老人福利機構協會榮譽理事長賴添福表示,未來如果提高到250元,民眾的自付額將從每小時60元提高至75元。(取自鑫藝管理顧問公司網站)

賴添福表示,政府強制訂定居服員薪資,立意雖然良善,但調高居服員薪水,將導致居家照護與機構照護成本的增加,以目前低收入戶的機構與社區長照,都是由政府全額補貼情況下,業者若反映人事成本,到時候買不起的就是政府與非中低收入戶的一般民眾。

台灣居家服務策略聯盟理事長涂心寧表示,目前國內居服機構所收取的鐘點費,有些超過衛福部訂定一小時200元的收費標準,例如,彭婉如基金會收取250元鐘點費,但要求一次至少要訂4個小時服務。

居服機構增加到184家 但人力十分吃緊

涂心寧表示,台灣的居服機構家數從120家增加到184家,但每家機構平均分配到的照護人力,一直維持在45、46人的水準,「長照是人力密集度極高的行業,面對國內逐年增長的長照需求,這樣的照護人力十分吃力。」 (相關報導: 政府「長照共產主義」 業者缺人缺錢推不動 更多文章

社團法人台灣居家服務策略聯盟涂心寧理事長(取自中華民國老人福祉協會)
社團法人台灣居家服務策略聯盟理事長涂心寧表示,面對國內逐年增長的長照需求,照護人力十分吃力。(取自中華民國老人福祉協會)

涂認為,政府的長照政策很清楚,就是希望將長照產業導向社區型長照,但如果國內照護人力沒有增加,居服機構開出比較好的薪資條件,機構照護就可能找不到人 政府總以為,只要服務單位增加,服務員就會增加,但是居服員人力是政府培訓出來的,居服員人力如果沒有留下來,機構的人力就被稀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