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向害羞的人,如何加強表達力?過來人用3步驟,讓你在社交場合也能閃閃發光

內向的人究竟該怎麼增進自己的表達能力?(圖/取自PAKUTASO)

有一次邀請吳若權來上我的直播,那天他很開心,說學逗唱一起來,害得我笑到忘了主持。我跟吳若權相熟多年,知道他做事嚴謹、講究完美,幾乎可說一絲不苟,而且長相斯文、態度謙虛有禮,想不到他在說話時卻是幽默風趣、笑點不斷。工作人員都大開眼界,紛紛讚歎他的口才,我的回應是:

「作家,很少口才不好的。」

你不是不會說話,而是不愛讀書

這是事實!不少作家的個性內斂低調,甚至沈默寡言,別人會誤以為他們不善言詞,其實他們一張口都很能吸引人,極具魅力,原因不在於他們口若懸河,而在於內容有料。為什麼他們是靠內容取勝?原因有兩個,一是他們要寫作,必須大量閱讀,當然言之有物;二是他們要寫作,必須思考,當然有觀點。

相反的,經常有人說自己不擅言詞,我都會仔聆聽他們說話,發現不脫以下三個原因:

1. 肚裡缺少內涵

2. 不常思考整理

3. 很少練習說話

可是這些人都誤以為原因是出在不懂得說話技巧,於是到處學習說話,像是買書或上課,然而最終改善有限。我本來也是對表達力很缺乏自信的人,就特別觀察我們這些同溫層,想找出學習效果不佳的癥結,好用來改善自己。沒多久我就看到第一個問題,自認不會說話的人在說話時,大都有個共同點:

自信不足!

接下來,很多書籍或課程都教人如何自信說話,但是一點都不容易做得到!試想一下,這些人多半內向害羞,搞定自己都難,還要演一個有自信的「別人」,還要裝久就像,則不只是困難,而是為難他們了。觀察的案例一多,我漸漸發現這些人表面上看來是說話自信不足,其實是:

書讀太少!

沒有輸入,就沒有輸出

我怎麼注意到的?我是做內容工作出身,最關心的自然是這三件事:內容、用字、條理,而他們反映出來的就是這三個缺點:內容貧乏、用字單調、缺少條理,究其原因通常只有一個:閱讀量不夠。然而閱讀不只是指讀文字,還包括讀影音與讀人,不過其中以讀文字是最快速有收獲的方法。

像我在教斜槓進階班時,都要學員上台做報告,經常有學員上台說話怯生生,一樣是犯了以上三個毛病,而他們都歸責於表達力不足,這根本是錯誤的認知。我都直接告訴他們問題出在這裡:

「你沒有輸入,就無法輸出。」

不過也有人閱讀量是足夠的,卻表達不出來,原因則出在於沒有寫出來﹑沒有說出來,輸出的練習做得太少所致。我以前就是這樣的人,但是自從五年前開了FB粉專,每天勤於寫作,自然變得有觀點;而去年開始上台講課,每天勤於說話,便逐漸流暢,也越來越有自信,可見得表達力是能夠被訓練出來。

我有位學員本來上台只能說兩句話就嘠然而止,每次我都楞住了,還要再三確認他已經結束說話。後來私底下我教他用康乃爾筆記術,每天看一篇文章或幾頁書,然後寫一篇筆記,持續三個月不間斷,逐漸能夠用文字做表達。至於口語的部分,則要他每天錄音一段筆記,也慢慢改善他的說話能力。 (相關報導: 越內向,越成功:Twitter總編教你11個人脈經營術,讓你無壓力也能交到朋友 更多文章

內向的人透過這7個方法,也能夠勇敢闖盪職場!(圖/PEXELS)
內向的人也可以靠著練習表達,闖蕩職場。(示意圖/PEXELS)

「抄筆記」不如「說筆記」

每年都不斷推出與說話有關的新書,總能夠站上暢銷書排行榜,顯然它們是經典的主題,而這說明什麼?我們一般人都困於口語表達,可是又深信如果會說話將有助於生涯發展。可是一般而言,教人說話的專家本來個性就活潑外向、能言善道,不太能夠抓得住像我們這類內向害羞的人嘴巴笨的癥結,只教形式上的技巧並不足以徹底改善我們拙於言詞的困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