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許同運成功 澳洲學者:身為跨性別者的母親,看到平等對孩子的重要

澳洲雪梨大學社工所教授貝恩斯(Donna Baines)肯定台灣同志運動的進步,並期許能夠成功。(王君瑋攝)

婚姻平權議題引發正反意見爭論不休,澳洲雪梨大學社工所教授貝恩斯(Donna Baines)3日下午出席政治大學社工所與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舉辦的座談會,貝恩斯肯定台灣同志運動的進步,並期許能夠成功,並以「愛你跨性別的孩子很簡單,困難的是改變這個世界」(Loving your transgender child is easy; Changing the world is a little bit harder)為題,講述身為跨性別者的母親,如何看到平等對孩子的重要。

貝恩斯自己就是1位跨性別者的母親。她說她的孩子成長於一個能夠對性別認同進行自由辯論、有法律保障多元性別的環境中,是非常幸運的事。2012年,加拿大安大略省通過《接受同校法》(Accepting School Act),加強學校對校園霸凌事件的監督及調查,特別賦予學生在校內成立「同性戀異性戀同盟」(GSAS),以保護跨性別學生不受歧視。

貝恩斯說,她的孩子曾向校長要求設立性別友善廁所,然而校長以難以管理為由拒絕。但後來全校學生不論是否為LGBT,都拒絕使用學校廁所,集體跑校外的餐廳去上,發起了「拒尿行動」(The Pee Strike),這樣的舉動驚動了地方當局,最後裁定必須建立性別友善廁所,也讓校長非常的難堪。

至於反同人士攻擊性別友善廁所的言論,貝恩斯則認為,不應該以歧視的眼光去看待,更何況難道因為可能有問題的發生,我們就不應該去做對的事嗎?

對於法案的通過,貝恩斯指出,這不單是法律給予非異性戀者的尊重和保障,也使社會中歧視的想法得以矯正,但並不是法案的通過,社會上就沒有反對的聲音,即使如此,LGBT的青少年仍然能夠在討論會上,正視自己與他人討論性別的認同,以及如何定義的問題。 (相關報導: 川普接蔡英文電話 中國外交部:已提出「嚴正交涉」 更多文章

性別認同從來都不是一個禁忌的議題,如果任由同志的聲音被壓迫,只會形成對未知的恐懼和歧視。貝恩斯最後呼籲,「即使這個世界殘忍對待我們的孩子,我們仍然要向前邁進(Even the world badly treats our children, we still have to step forwa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