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痛不如短痛,4周就能結束全球疫情!」何美鄉呼籲:WHO應號召全世界同步停止流動

一位女性戴著口罩走過首爾的商店街。(美聯社)

當中國宣佈各省「清零」、武漢4月8日解封,武漢肺炎疫情卻在歐美各國竄燒,疫情爆發潮相差2個月。台灣流行病學專家何美鄉通過本台提出四個星期結束疫情的建議,長痛不如短痛。

武漢肺炎從中國燃燒,擴散亞洲,接著肆虐歐洲,再進入美洲大爆發。台灣流行病學專家、中央研究院生醫所兼任研究員何美鄉25日接受自由亞洲電台採訪,呼籲世界衛生組織(WHO)應該號召全球同時暫時停止國際流動。

全世界停止國際流動 疫情4周結束

何美鄉說:「完全都不動的話,大家可以活下來的話,4個禮拜(疫情)就可以停止了,14天就會看到效果了。」

何美鄉指出,當確診病例多到醫療系統承受不了,就會像武漢、義大利部份地區,或是紐約,那麼,「大家都先不要動」,讓染病人數不要一直急劇增加,就會下降到比較穩定、醫療體系和社會心理可以負荷的狀態。

不過何美鄉知道WHO做不到,因為WHO沒有能力去跟各國協調:「很難的,因為每個國家,其實大家都在等他(病毒)進來,然後,再做一件事(防疫),所以都是早或晚,都會拖很長。」

何美鄉。(自由亞洲電台)
何美鄉。(自由亞洲電台)

何美鄉說,全部一起鎖國,做不到,因為有些國家覺得他不需要,但是她提出這個想法是個理想,卻是可以立竿見影,讓世界各國長痛不如短痛。

何美鄉:「就像中國做了就全部一起做,是一個理想,要不然你做完了、鎖完了,台灣差不多好了,美國出現,我們就繼續跟著,然後中國做的差不多好了,大家還沒有好,所以他們就繼續。這樣每個地方、國家,各走各的速度,就會變的這裡差不多了、那裡開始,就比較難啦。但是他們(各國)也有在叫他們(人民)不要動,其實現在大部份就是這樣。但是有些地方還是在流動,那我們就看這個狀況是怎麼樣,因為,哎!我們每一個國家的能力差很多,我是對台灣蠻有信心的,我們都可以處理啦。」

何美鄉所謂「全球同時暫時停止國際流動」,指的是全面停止跨國旅行,但還是要讓各自的國人回家,她強調:「防疫還是要以人為本」。

疫情凸顯世界的相互依存和中國的重要性

她提到,鎖國對經濟影響很大。現在各國一個接著一個封鎖國門,很多產業供應鏈互相影響,這邊要開工,那邊原料卻進不去。

何美鄉:「這一次我認為是,唉!在我們的有生之年是沒經歷過這樣的事情。我們最有經驗的就是SARS,和2009年的H1N1,那個都很快速就解決了。這個(疫情)會拖,我們不知道。全世界以前從沒有這麼互相依賴。其實就是中國的重要性,從來沒有這麼大。」

那麼中國大陸宣佈,1月23日封城的武漢,將在4月8日解封,外界仍有疑慮中國公佈「清零」的真實性,以及解封後會不會又「燒起來」? (相關報導: 新冠肺炎》醫療設備不足、堅持不要鎖國 印尼恐成為下個疫情大爆發國家 更多文章

中國解封 短期內不會再有「第二個武漢」

何美鄉認為,中國現在要走台灣的路徑:「他不會再燒起來像武漢,不會有第二個武漢,至少短期間之內是不會的。但是我們不要有妄想說就是(疫情)沒有了。人家沒有case(案例),你們也就不要說話,為什麼?我沒有嚴重的case,我乾嘛在街上到處沒事抽血看每個人、看你是不是病人?沒有啊,就不用啊。這個病毒是沒有離開社區,我們可以確定這一點!我們也希望有朝一日,我們可以有病毒,我們不怕感染,我們只怕有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