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的連任時刻:中共中央宣布,10月16日在北京召開二十大

2017年10月24日,中共十九大閉幕式上的習近平與其他中國領導人。(美聯社)

中國官媒新華社報導,中共中央政治局8月30日召開會議,在習近平親自主持會議之下,決定10月9日召開十九大七中全會,中共中央政治局則將在七中全會上建議: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二十大)於10月16日在北京召開。當新一屆中共中央政治局的領導班子按照排序走上閉幕式的紅地毯,中國的14億人民才能知道繼續執掌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領導人是誰。

新華社的宣傳下,中共二十大「是在全黨全國各族人民邁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關鍵時刻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會」,「繼續有力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繼續積極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團結奮鬥」。

2022年7月14日,習近平前往新疆自治區吐魯番市考察調研,察看吐魯番特色水果展示。(美聯社)
2022年7月14日,習近平前往新疆自治區吐魯番市考察調研,察看吐魯番特色水果展示。(美聯社)

不過在「繼續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佈局,繼續紮實推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等八股口號之外,二十大最重要的任務其實是新聞稿末尾看似尋常的一句話:大會將選舉產生新一屆中央委員會和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因為各方咸認,習近平將打破中共改革開放以來的不成文限制,尋求繼續第三任的中共中央總書記。

英國《衛報》指出,習近平目前面對經濟陷入不景氣、中美關係惡化、新冠疫情未解等政治難題,然而兩千三百多名黨代表在二十大的投票不過是走個過場,約200名中共中央委員會成員、25名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與階層最高的政治局7常委究竟誰屬,可能在北戴河會議等場合早就塵埃落定。因此一般預料,無論中國政府正遭遇何種困難,習近平仍將成為毛澤東以來最有權勢的中國領導人,但中共的最高領導階層還有哪些人,還有待二十大正式揭曉。

除了習近平之外,七常委誰去誰留?

中共最高權力機構是中共中央政治局的七常委,雖然在習近平的領導下,政治局常委的集體領導制已大為削弱,但除了習近平以外的其他6名常委誰去誰留,也受到外界高度關注。

根據「七上八下」(全國大表大會召開時,滿68歲者必須離開政治局,67歲以下才可入局、入常或繼續留任)的不成文規定,栗戰書(72歲)、韓正(68歲)、李克強(67歲)、汪洋(67歲)、王滬寧(今年10月將滿67歲)、趙樂際(65歲)中,栗戰書與韓正兩人將屆齡退休,政治局的25名成員中也有半數即將離任。

中央政治局常委:韓正、王滬寧、栗戰書、習近平、李克強、汪洋、趙樂際。(新華社)
中央政治局常委:韓正、王滬寧、栗戰書、習近平、李克強、汪洋、趙樂際。(新華社)

至於新常委的人選,目前則以國務院副總理胡春華(61歲)、中共中央辦公廳丁薛祥(60歲)、重慶市委書記陳敏爾(62歲)和上海市委書記李強(63歲)最被看好。不過習近平要是追求第三個任期,那他本人在二十大後已經打破「七上八下」限制,因此其他成員的去留是否還會依循中共慣例約束,目前也眾說紛紜。 (相關報導: 思沙龍》習近平究竟是個怎樣的人?政大教授剖析二十大後兩岸新時局 更多文章

另一個對習近平領導班子的關注焦點,則是與其互動微妙的李克強去留。普遍認為李克強的想法與習並不一致,制定經濟政策的權力更遭架空、昔日所謂「習李體制」早成空言。李克強雖未超過「七上八下」的年齡線,但李克強3月已經表態今年是他「擔任總理的最後一年」,他交出國務院總理的重擔後是否直接「裸退」,也是二十大的另一個焦點。

中國領導人習近平。(美聯社)
中國領導人習近平。(美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