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閃米特語(後為希伯來語)第一個字母是「N」(Aleph,音譯:艾樂芙),其源自腓尼基象形文字「公牛」之意。「Aleph」也是威廉.哈維(William Harvey)的化名,他於1869年製作一本兒童地圖讀物《地理好好玩》(Geographical Fun)。哈維的用意是想發展一套歐洲地理教育圖集,有助於那些認為地圖與地球知識很乏味的年輕學子大大改觀。
他也希望這獨特的教學地圖繪本「可以讓心靈瀰漫著健康有益的異國認知。」17世紀有位證實血液循環現象的人也叫做威廉.哈維,但他跟這位開明的哈維是迥然不同的兩個人。繪製地圖的威廉.哈維(1796∼1866年)是早期維多利亞傳統典型的老師,通常對於歐洲各國有著刻板印象。他在長達16頁的地圖集裡,利用各國的地理輪廓,將之擬人化成該國人民典型的生活樣貌。為了強調這點,每幅地圖皆伴隨一首4句詩來總結該國民族的特性。例如:愛爾蘭被描繪成背著孩子的農婦,她的手裡拿著一只裝滿嬰兒哺育用品的箱子,而背上的孩子還握著一條鯡魚。為了強調愛爾蘭處於貧困環境,伴隨詩句則是如此描述:
典型「綠寶石島」應長什麼模樣?
看見孩兒笑容的農婦是否幸福?
雖然她不富有,但卻擁有豐富的在地恩典,鯡魚、馬鈴薯、滿足笑臉。
言意之下,只要有魚和馬鈴薯,生活一切足夠。

全書12幅的地圖集,以英格蘭作為開端,描繪富有同情心的維多利亞女王作為象徵意義。她頭戴不列顛鋼盔,手持三叉戟和聯合旗盾牌。接下來一幅是蘇格蘭,是一張擁有愁苦的臉,並且露出毛茸茸膝蓋的紅髮風笛手,從無框眼鏡窺視著隨風起舞的短裙,蘇格蘭旗以素面藍底為主,而左上角有聯合旗。另一幅代表威爾斯的是蓄著山羊鬍的歐文.格蘭道爾親王(Owen Glendower),他頭戴金色皇冠,身披龍袍,並且配戴耳環,口中還唱出「一串長長的亞瑟王家譜」。威爾斯旗跟聯合旗一模一樣。
繼愛爾蘭地圖之後,哈維橫渡英吉利海峽,幽默譏嘲那些不得歡心的外國人。第一個調侃的是法國,圖中描繪有著高高鷹勾鼻的皇后,手持一面閃閃發亮的鏡子,藉此宣告帝國的美貌、財富和權力。伊比利半島地圖則同時涵蓋西班牙和葡萄牙。西班牙是位身穿長裙、長髮飄飄的少女,手裡捧著一串葡萄,和隔壁友好的葡萄牙大熊共襄盛舉。大熊身穿紅褲,綠色燕尾服,加上花邊領。至於義大利則蓄著大鬍子,呈現「為自由決不輕易妥協」的革命姿態;他腰上掛著一把劍,另一隻手舉起根棍子,即便頭戴一頂農夫帽,手裡仍緊緊抓著象徵自由的帽子。而在鄰近的撒丁尼亞王國,含淚的樞機主教一手揚起十字架,一手緊抓收好的傘。 (相關報導: 為什麼日本企業將這裡當作駐台首選?大正、昭和時期開創的大和街 | 更多文章 )
在德國完成偉大統一之前,普魯士和德國的地圖是獨立分開。在普魯士地圖中,普魯士國王威廉一世單膝下跪,將手裡紙條遞給忠心耿耿的皇家鐵血宰相奧托.俾斯麥。頭戴尖釘頭盔、身著長版灰色軍大衣並佩戴金色肩章的俾斯麥,手持火槍,雙眼凝視著波蘭方向,試圖進一步尋找征服據點。德國則是一位楊柳細腰的淑女,對於即將到來的統一大業感到榮耀愉快……「翩翩起舞的淑女表達了她的欣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