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選民調結束,國民黨中常會做了兩項「重要」決議:一,通過提名高雄市長韓國瑜為黨提名總統參選人;二,刪除總統當然兼任黨主席條款,從形式上看,這是國民黨為韓國瑜「專設」的「節制條款」;但就政治現實而言,拚市政兼拚總統大選的韓國瑜,權且擺脫國民黨牽制,反而可能是得道多助的蹊徑。
總統兼黨主席?勝選才有的問題
國民黨曾經一黨專政(威權時代)、以黨領政(李登輝時代)、以黨輔政(馬英九時代),也曾黨政分離,但那是馬英九為特別費案辭黨主席的特殊時期,時間甚短,國民黨此番再一次刪除總統兼主席條款,頗有畫蛇添足,幫沒事的全代會找事的味道,第一,韓國瑜選不上總統,這個條款存在形同不存在;第二,韓國瑜選上總統,刪掉這個條款,他想兼黨主席還是可以兼,差別只在不能「當然兼」,他得依黨章由黨員直選,萬一當選總統的韓國瑜選不上國民黨主席,那不是韓國瑜的問題,而是國民黨的問題,而且可能是國政大問題─比馬英九第一任未兼黨主席施政,行政立法步調亂成一團還嚴重。
國民黨為什麼要特別於此時「多此一筆」呢?根據國民黨章,黨主席任期四年,下次選舉是二0二一年,換言之,韓國瑜若當選總統,現任者「扶龍有功」,自可順理成章做滿任期,但若萬一韓國瑜總統敗選,黨主席吳敦義能不請辭負責嗎?質言之,吳敦義能否做滿四年任期,不在總統兼主席條款之存廢,而在韓國瑜勝選與否。

得主席失總統─吳敦義算計的結果
韓國瑜是不是百年不世出的政治奇才?尚難定論,但肯定是少見的「政壇異象」,九合一選舉,民進黨搶菜攤失江山,失的是高雄市,如今成為國民黨總統提名人,這江山就是一國之江山了;在九合一選舉前,韓國瑜競選國民黨主席失利,吳敦義贏了黨主席,結果呢?「得主席失總統」,總統提名初選九彎十八拐的算計,第一個出局的就是自己。
不論如何,總統提名底定,但韓國瑜已經不再是九合一選舉的韓國瑜,第一,曾經支持他的年輕選民和中間選民大量流失;第二,市長直奔總統大選的誠信遭到懷疑;第三,高雄市政左支右絀;第四,國政治理能力並未得到足夠的信任;即使如此,韓國瑜的能量還是遠遠大於國民黨,這點從國民黨七七動員反鐵籠公投大會即可見一斑。簡單講,即使初選民調排名第二的郭台銘仍可勝過現任總統蔡英文,國民黨却沒有能力替換掉韓國瑜;而韓國瑜的治理弱點,還得他口中痛批的「權貴」,或韓粉瞧不起的「知識藍」為之填洞補妝。
韓國瑜既為國民黨提名參選人,和國民黨、和吳敦義就是綁在一根蠅子上的螞蚱。
曾經說過提名確定可以請假,讓提名人代理黨主席的吳敦義,絕口不再提請假之事,一為個人權力故,二來他大概也担心背後有「三大家族」的賣菜郎主持黨務,不知會拿出一份什麼樣的立委提名名單?

台灣不是樂高積木,不要再兒戲「總統兼閣揆」
至於以拚市政做為拚總統前提的韓國瑜,一個頭兩個大已經夠嗆了,不必再搞第三個頭─黨務,讓他更頭大。這是聰明的作法。第一,個人心神體力畢竟有限,不可能三個擔子一肩挑;第二,彌平初選裂痕,被提名人責無旁貸,但難免力有未逮,談不好說不攏的,自然是繩子上另一隻螞蚱─吳敦義責無旁貸;第三,放空黨權,某種程度也是釋放總統的權力,如果當選,韓政府組成不可能甩開國民黨,「馬上得天下,不可馬上治之」,庶民總統要治國,情緒之外還得知識與專業,當然,韓國瑜能號召天下(超越國民黨)能人志士共治之,踢掉國民黨也未嘗不可,但在未達此境界前,釋放此時可以不要的黨權,以爭取信任,是必要的一步。 (相關報導: 風評:「愛憎韓國瑜」與「討厭民進黨」的對決 | 更多文章 )
距離大選還有半年,韓流依舊在,但韓國瑜必須正視這半年來的得失,除了「黑韓」之外,他自己的不足;台灣雖然小,畢竟不是樂高積木堆起的玩具國家,治國非兒戲,國民黨刪除總統兼黨主席條款,某種程度也是一種不信任票,這個不重要,畢竟根據中華民國憲法最高行政首長是行政院長,韓國瑜可能不服氣,不過,在他當選總統前,頂好忘記,不要再說他曾提出過「修憲總統兼閣揆」的主張,「庶民總統」猶可歡天喜地,「草包院長」萬萬不能忍受,韓國瑜若連有能力的閣揆都找不到,還得自兼,這總統選來對台灣人而言,風險真的太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