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真心話》去緬甸蓋大學、聯合18頂大拚南向 曾志朗笑看變動時代:準備好就會有新世界!

前教育部長曾志朗身為台灣聯合大學系統校長,要負責協調4間學校事務,此外還有很多計畫要做。(簡必丞攝)

「我下一個目標可能是金馬獎。」有人說,前教育部長曾志朗是最會說故事的科學人,幾年前,他以廣播節目〈人人都是科學人〉,在金鐘獎奪下教育文化節目主持人獎,於《科學人》雜誌的專欄,則摘下金鼎獎最佳專欄寫作獎,他打趣說,之前有人建議他,把寫的專欄改編成劇本,找人來拍電影。

不過這件事,在曾志朗目前的人生裡,大概排不到太前面的序位。身為台灣聯合大學系統(下稱:台聯大系統)校長,要負責協調4間學校事務:國立清華大學、交通大學、陽明大學、中央大學,此外他還有好多計畫要做。

翁山蘇姬也是交大校友!曾志朗要在緬甸辦大學

「我們要在緬甸蓋大學。」曾志朗現在也在師大擔任講座教授,研究室裡有個小前廳,桌上參考資料堆得像好幾座小山,他從其中拿起一張影印照片,上頭是緬甸政治領袖翁山蘇姬,過去被譽為民主女神的她,如今卻因對緬甸政府迫害羅興亞人保持緘默,遭追回數個人權獎項。

「她是我們的校友。」2015年,翁山蘇姬獲頒交大名譽法學博士,成為交大校友,而後隨著全國民主聯盟贏得緬甸大選,她在2016年起擔任國務資政。

總之,翁山蘇姬是交大校友。台聯大系統接下來的任務,與此大有關聯,就是要在緬甸設立「生命與和平大學」,曾志朗說,就是因為翁山蘇姬是校友,「這是幾年前就佈好線了。」

20190920-風傳媒專訪曾志朗,曾志郎拿出翁山蘇姬為師大校友的證據。(簡必丞攝)
曾志朗拿起一張影印照片,上頭是緬甸政治領袖翁山蘇姬。(簡必丞攝)

生命與和平2個字眼看似抽象,對此曾志朗解釋,生命,是現在科技把地球破壞得很嚴重,緬甸還沒完全被破壞,所以想從這裡做永續科技的研究、發展,而宗教是心靈的和平、社會之間的和平,這間學校會先辦成宗教大學,然後慢慢變成綜合大學。但一樣都是要講生命,地球上的生命、樹林上的生命還有、農業的生命,都會做研究 。

對於籌備工作,曾志朗說明,目前包括慕尼黑大學、維也納大學、哈佛大學宗教學院,都來擔任委員,並有財團支持經費,會由台聯大系統承辦辦學,負責把基本設備、規章條例等事務打理好,目前還要等緬甸政府通過,希望3年內可以開始招生,後續等穩定後,就會交給學校自己的團隊運作。

「緬甸現在很需要和平,怎麼在種族、宗教、文化的問題找到出路。」曾志朗說著,有感而發表示,現在需要研究者實地去看,未來社會要怎樣才能和平,「我們把它當個實驗站,在那邊看。」

師大與耶魯大學合作實驗室 研究嬰幼兒腦神經發展

當然,他在師大也有計畫。曾志朗說明,師大現在有個跟耶魯大學合作的實驗室,預計10月會開幕,要研究嬰幼兒腦神經的發展,不是透過核子共振,是用光學方式觀測腦神經活動,「師大才應該做這件事,因為他是教學的,人類的腦神經怎麼會有智慧,從小就要研究,嬰幼兒研究應該要在師大。」 (相關報導: 名人真心話》談陽明交大合併 曾志朗:大錢用在對的地方!若我還是教育部長,大學該退的就該退 更多文章

曾志朗強調,這回的研究不同以往,過往研究都5到6歲開始,但現在是分成0到2歲、 2到7歲,以及7到12歲3個階段,分別是語言能力發展、語言跟認知發展、閱讀能力發展的階段,但之前還要有人鋪路,就是交通大學團隊,研發出全世界第一部無線的探測帽,過去嬰兒會亂動,要接有線的儀器麻煩,現在就可以完全用藍光來研究 。

(示意圖)德國一家醫院3個月內接連接生3名手部畸形的嬰兒,當局對此啟動調查。(Pixabay)
曾志朗說,過往研究都5到6歲開始,但現在是分成0到2歲、 2到7歲,以及7到12歲3個階段,分別是語言能力發展、語言跟認知發展、閱讀能力發展的階段。示意圖。(資料照,取自Pixa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