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的連任大秀!中共二十大開幕,多少「習家軍」晉升常委成焦點

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16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由2296位黨代表共同參與,選出新一屆的中共中央委員會與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成員、確定未來五年中共的施政方針。不過中共真正的權力核心—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會—並非在二十大揭曉,而是要等到二十大閉幕後舉行「中共二十屆中央委員會第一次全體會議」(二十屆一中全會),才會由新一屆中央委員會(約200人)推選出中央政治局委員(通常為25名)、再由中央政治局決定常務委員(包含總書記在內目前為7名),習近平的連任大秀至此才算全部完成。

中共黨章規定全國代表大會共有「聽取和審查中央委員會報告」、「審査中央紀律檢査委員會的報告」、「討論並決定黨的重大問題」、「修改黨的章程」、「選舉中央委員會」、「選舉中央紀律檢査委員會」六項職權,但外界咸認作為中共最高領導機關的全國代表大會,對上述事項只是形式上走個過場。雖然二十大今天(16日)才正式起跑,所有工作與選舉流程還有待進行,但從習近平綿密的權力佈局、2018年修憲廢除國家主席任期制、以及全國代表大會的橡皮圖章性質來看,國際媒體咸認中共最重要的人事與權力佈局——習近平連任——早已沒有懸念。

那麼二十大還有什麼其他看點呢?

2022年10月15日,中國共產黨第20次全國代表大會前的籌備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美聯社)
2022年10月15日,中國共產黨第20次全國代表大會前的籌備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美聯社)

誰會攀上中共權力之巔?

《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指出,其實二十大的權鬥早就展開。畢竟5年前的十九大並未安排下一代領導人,習近平又在2018年藉著修憲廣開「終身統治」之門、同時藉著政治清洗消滅政敵。在他「萬能主席」的光環下,中共第二號人物、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也在相當程度上遭到架空,建黨百年的中共在毛澤東時代曾被廣為詬病的「終身任期制」,顯然要在習近平身上復辟—雖然沒人能確定習近平到底會連任到何時,不過顯然阻擋他終身掌權的制度已被拆光——要不要下台只能是他自己的決定。

在中共二十大負責補充茶水的女性工作人員。(美聯社)
在中共二十大負責補充茶水的女性工作人員。(美聯社)

1921年在上海舉行中共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時,中國共產黨還只是一場前途難料的革命運動;但2022年的二十大召開時,中共已是擁有9671萬名黨員的超級政黨,其所領導的中國政府則被美國列為頭號戰略競爭對手、也是全球秩序的最大挑戰。中共從1977年開始,將全國代表大會律定為每5年舉行一次,中共高層的任期制與集體領導制,也被視為在後毛澤東時代試圖建立新的政治秩序。不過習近平的崛起與抓權,讓這種領導班子換屆的有序做法不再,中共似乎重回毛澤東的強人領導格局,因此《外交政策》也認為二十大的看點在於「習近平的左右手會是誰,他們是否擁有自行推動議程的實權」。 (相關報導: 決定中國方向的世界觀》陸克文解析習近平最深層意識型態:馬克思列寧主義、馬克思民族主義 更多文章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美聯社)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美聯社)

具體來說,就是誰會進入中共的權力核心,成為中央政治局的常務委員(也就是「入常」)。對於習近平是否會調整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的規模,直到二十大召開前專家們仍莫衷一是。不過相對可以確定的是,如果他將常委人數從7人再次減少,這可能意味著習近平的權力更為強大,因此不需要拿這麼多常委的職務來換取黨內山頭的忠誠;如果他將常委人數從7人往上增加,則可能意味著他的權力不如預期中穩固。包括「七上八下」(換屆時滿68歲的政治局委員必須卸任,67歲以下者才可留任)的規則是否能夠維持,也會影響習近平是否會讓更多「習家軍」(又有「之江新軍」之稱,包括蔡奇、李強、陳敏爾、丁薛祥)佔據更多常委大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