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護猛推老人下樓,血流不止終至身亡」、「日子過不下去!男子電線束頸,絞死失智妻」、「妻子無力照顧失智老伴,僅以鐵鍊綁腳,任其隨地便溺」……
隨著社會高齡化腳步加速,各種「長照悲歌」愈常佔據媒體版面。老老相顧、家人自顧不暇、病人照顧病人成為常態,長照已然是必無可避的社會議題。對失智患者而言,長期照護需要的遠不僅是充足的物質資源,對疾病本身的理解也相當重要。失智照護是一場綿長且艱鉅的戰役,病癥來得時快時緩,而戰役一旦開始,就沒有停戰的一天。
試想有天醒來,你也再想不起自己的名字,嗅不出最愛的茶香,你悉心栽培的花苗死了一片,甚至還忘了傍晚與好友的聚餐。一個個自稱是你家人的男女,對你露出困惑又憂慮的神情。你像株被半拔起的野草,幾乎失去土壤潤澤,卻仍兀自強立。你感到混亂、焦躁,而你的家人則要放下工作、家務,在病情衝擊下儘速整頓心情,配置物質、人力資源,掌握病況,並適時給予病患幫助。
倘若病勢來得又急又猛,照護者該如何應對,才不致釀成另一樁長照悲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下內容劇透防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阿嬤,不要忘記我》中,剛過完77歲大壽的阿嬤,和長子一家四口住在一起。阿嬤特別疼愛小翼,就算有其他孫子孫女,也總不避諱地偏心這個小孫子。不論小翼遇到什麼煩心事,阿嬤總能用一杯茶、一塊仙貝和幾枝色鉛筆幫他化開心結。阿嬤是小翼最好的朋友,就連小翼在學校被欺負時,她也能想出辦法教訓這些壞小孩。但有一天,阿嬤突然變了。
她每天悉心照料的花圃,不論怎麼施肥澆灌,都開不出花。她也不化妝了,常把自己關在暗暗的房間裡。一不注意,她便不明就理地發起脾氣,把爸爸媽媽趕出房間,一個人坐著又哭又鬧。直到有一天,阿嬤興奮地呼喚小翼:「我有個好東西要給你噢!」她伸長脖子在斗櫃裡翻找著,拿出一個塑膠夾鏈袋,煞有其事地放在茶几上。
「這是我特別跟清潔員要的喔!」
小翼睜大了眼看著,阿嬤打開夾鏈袋,掏出袋裡還沾著泥水的落葉,一把塞進茶壺裡。另一手熟稔地按下熱水壺出水鈕。小翼的嘴巴張得大大的,說不出一個字。
熱水像往常那般沖進了茶壺,阿嬤握起提把輕晃,讓熱水潤透葉面,接著緩緩倒出兩杯「茶水」。一杯給自己,一杯給小翼。
但小翼沒接下這杯茶,他使力推開茶几,連跑帶爬地衝回了自己房間。
「阿嬤變得怪怪的,」小翼坐在床上,拿起抱枕一遍又一遍地往牆壁砸去。
作者畫下親身經歷 期待推廣正確觀念
《阿嬤,不要忘記我》改編自同名暢銷繪本,原書作者楠章子的祖母在她就讀國小期間患上失智症,幾年後她的母親也得到失智症。樟南子在就讀大學期間,彙整自身經驗,將年幼孫子親眼見到祖母患病,從逃避、理解,到再度能夠張手擁抱的過程畫成繪本。希望藉此讓更多人對失智症有所認識。 (相關報導: 嗅覺失靈其實是失智前兆?專家建議喝柳橙汁、綠茶…掌握這些飲食習慣能有效預防 | 更多文章 )
《阿嬤,不要忘記我》從小孩視角出發,寫下小翼親身經歷阿嬤從健康到失智的過程。而正因為是取材真實故事,電影情節貼近現實,特別引人共鳴。試片當天,電影院裡不時便響起一陣擤鼻涕的聲音,許多人帶著眼淚走出戲院。
